科室: 中醫科 主任醫師 曹曉菊

  冬病夏治”是指利用夏季高溫的氣候特點採用中醫特有的治療方法,防治冬季發作或加重的疾病的治療方法。冬病夏治的理論依據是中醫的“整體觀念”和“陰陽平衡”理論。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羸弱,訊息皆通於天地”,“天人合一”,因此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接,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而陽氣不足,陰盛之人易感受寒邪而發病。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於氣溫升高,人體內陽氣上升,經絡通達,氣血充沛。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驅風祛寒,祛除體內沉痼,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併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則冬至時不易被嚴寒所傷。

  那些病適合冬病夏治?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在春夏治療都會比其他季節治療效果好。如:支氣管炎、反覆感冒、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老寒腿、頸椎病、腎虛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氣管炎、哮喘病、膝關節疼痛、凍瘡等效果顯著。

  如何進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針刺、艾灸、理療、按摩、穴位貼敷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藥和食物等。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覆實踐、反覆研究,證明於炎熱夏季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發作或容易發作的疾病療效顯著。

  貼敷療法又稱“天灸”:一般在夏季三伏天利用自然高溫氣候選用特定穴位貼敷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特製中藥膏劑。以達到溫陽散寒,疏通經絡,除頑痰痼疾作用。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為末伏。於三伏天各敷一次,連貼三年。病史較長或病情較為頑固者可適當增加貼敷次數,貼敷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