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任醫師 曹曉菊

  中醫歷來都有有秋季養生的傳統, 按照中醫理論,自然界,從五行來分,秋季主燥,從陰陽來論,秋季為從溫到涼,陽氣有個漸變,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秋風秋雨颯颯而至,深秋的天氣漸漸轉涼,所以這個季節養生主要是針對涼燥。
  以下我們從日常生活的幾個方面談談秋季養生的應注意的問題。
  1、秋季衣著要寒溫適宜
  立秋之後,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傳統上有“春捂秋凍”的說法,“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漸漸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時節,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而隨著氣溫的下降,適宜的冷空氣刺激,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提高機體對低溫的適應力。但是,“秋凍”的方法適合青壯年體質較好的人群,而那些體弱者,或者老人兒童,還是應該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特別是要注意,秋季不宜赤膊露體,以防寒涼之氣從肌膚侵襲人體,傷及陽氣。
  2、秋季鍛鍊要保護陽氣
  秋天的季節,秋高氣爽,空氣清新,是鍛鍊身體的大好時機,適當早起,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後我國大部地區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這個季節一天內溫差較大,夜間要適時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的傷及陽氣。從中醫意見講,秋天又是人體的精氣都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過多造成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的專案,循序漸進,當週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氣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3、秋季進食以溫潤為宜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有很多種蔬菜水果上市,應當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如百合,山藥,荸薺、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紅棗、蘋果、梨,柑橘等,另外,蓮藕、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及各種菇類,也很適合進食。既可潤肺,又能調和脾胃。同時,秋季由於陽氣弱陰氣長,腸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導致腸胃疾病,所以飲食上也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避免吃過於寒涼的食物,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那些脾胃虛弱的人,要注意腹部保暖,也可以加熱進食蔬菜水果。
  4、預防抑鬱要情緒樂觀
  中醫認為,七情不暢,百病叢生,秋季也是人們抑鬱焦慮多發季節,所謂 “多事之秋”就是指的這種情況,那麼調解情緒,也是秋季保健的重要方面,胸懷坦蕩、處事泰然,開朗樂觀的處事態度,對於預防抑鬱症,焦慮症的發生與復發有很重要的意義。
  5、關於秋季進補的問題
  “補”,一般是針對“虛”來說的,每種進補品都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不是每個人都適宜進補,更不能覺得補品越貴越好,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與之相適應的補品也是不同的。有些價格昂貴的補品,並非對每個人都適合。應實用有效為原則,即老百姓說的“缺啥補啥”。秋季進補,就應針對涼燥進行,溫潤為主,不宜過於燥熱,也不宜大補,中藥滋補品種類較多,效能各異,進補之前,應先辨明氣血陰陽及體質虧損的差異,針對性的補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紅皁白亂補,人家補啥自己個跟著補,結果影響體內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平衡,不但無法增強體質,還可能加重病情,即使身體很虛需要進補的人,也要循序漸進,最好是先調理,後滋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