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於超聲技術的發展,超聲報告也越來越詳盡和全面了,盆腔積液也成為報告中常見的內容,很多婦女在拿到的B超報告看到報告上寫著“子宮直腸(陷)窩積液”和“盆腔積液”的字樣,就開始激動和緊張,以為自身出了大問題。真的有問題嗎?諮詢醫生時可能很多醫生都會解釋說:子宮直腸窩積液就是盆腔有積液,盆腔積液就是盆腔炎。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過程。治療後再去複查B超,B超檢測報告發現“積液”沒有了,患者就會感到醫生水平真高,但是過一段時間再複查就可能又會再出現,緊接著就又該開始沒完沒了的治療。
有盆腔積液是有炎症嗎?到底為何盆腔會有積液呢?在人體,“子宮直腸窩”是平臥時處於腹膜腔的最低點,平臥時腹腔內的液體就會流入這個最低處,而且這個“窩”的容量非常小,只要有2-3毫升的液體,通過B超檢查,就可以在子宮直腸窩檢測到有“積液”。
腹膜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在正常情況下,腹膜腔內有少許漿液,以減少腹腔臟器間的摩擦。如在病態時分泌大量的液體,則可以出現腹水。腹膜還有防禦功能,在腹腔液中含有白細胞和一些抗體。因為女性的腹腔是通過輸卵管傘端與腹外相通,外界的病原體,甚至外界的微小顆粒都可能通過陰道-子宮頸-子宮腔-輸卵管這一條途徑進入腹腔內,為了防禦外界物體的侵入,女性的腹腔內就需要分泌一定量的腹腔液來對抗外界入侵的異物。另外一方面,因為卵巢的表面是沒有腹膜覆蓋的,每一個月卵巢會排卵,卵泡破裂時就會把卵泡液排進腹腔,集聚在子宮直腸窩裡,少形成幾毫升,多則10多毫升。同樣,每一個月月經來潮時,月經血也可以從子宮腔裡進入輸卵管,從而“倒流”入腹腔內。所以,一般來說,B超檢測到子宮直腸窩有20-30mm的“積液”是正常的現象。這些“積液”可能是正常的腹腔(用作防禦)的分泌液,也可能是排卵後的卵泡液,還有可能是倒流的少量的月經血。 如果是首次檢測到子宮直腸窩有(20-30毫升)少量“積液”,一般不用過分緊張,更不需要馬上進行“治療”。
盆腔積液主要的幾種病理性原因
發生病理性盆腔積液的常見原因主要有盆腔炎、結核性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及輸卵管惡性腫瘤等。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主要有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其中輸卵管炎最常見,大多發生在生育年齡婦女。
盆腔炎的症狀可因炎症輕重及病變範圍大小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現有下腹痛(一側或雙側,可為持續性、活動或性交後加重)、腰部痠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等,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等全身症狀。急性炎症期主要採用抗生素、中藥治療,盆腔膿腫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可採用手術治療。
結核性盆腔炎
女性生殖器結核中,輸卵管結核最為多見,一般雙側居多,輸卵管增粗肥大。輸卵管結核常合併盆腔腹膜結核,腹膜及盆腔臟器表面佈滿粟粒狀結核病灶,產生大量的滲出液聚積在盆腔。
異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稱為異位妊娠,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若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則會造成輸卵管壁破裂出血,血液聚積在子宮直腸陷凹而形成盆腔積液。超聲檢查僅能顯示盆腔積液,不能顯示積液是否是血液。異位妊娠患者多有不規則陰道出血、下腹痛,尿妊娠試驗陽性。
卵巢及輸卵管惡性腫瘤
發生卵巢及輸卵管惡性腫瘤,腹水一般較多,超聲及磁共振檢查在附件區發現佔位,腫瘤指標等檢測有助於診斷及鑑別診斷。
綜上所述,婦科體檢時超聲檢查發現少量盆腔積液,可詳細結合病史、症狀以及體徵等,明確是正常積液還是異常積液。如確診為異常積液,則要明確導致積液的原因,去除病因是關鍵。
盆腔炎的4種常見原因
女性生殖道對細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禦功能,對入侵病原體的反應與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及機體的免疫力有關,只有在細菌毒力、數量、機體免疫力三者之間的平衡失調時才會增加盆腔炎症的機會。引起盆腔炎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宮腔內手術操作後感染
人工流產、刮宮、輸卵管通液、子宮輸卵管造影、宮腔鏡手術、放環及取環術後,如果手術消毒不嚴格、原有生殖系統感染、術後不注意個人衛生、有性生活等,會造成下生殖道內源性細菌的上行性感染。
不注意經期衛生
月經期間子宮內膜剝脫,宮腔內血竇開放,並有凝血塊存在,這是細菌滋生的良好條件。如果在月經期間不注意衛生,使用衛生標準不合格的衛生巾或衛生紙,或有性生活,就會給細菌提供上行感染的機會,導致盆腔炎症。
鄰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闌尾炎、腹膜炎通過直接蔓延等累及至盆腔。
產褥感染
指產褥期內生殖道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的區域性或全身感染,可能與孕期衛生不良、胎膜早破、嚴重貧血、產科手術操作、產後出血等有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