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蜂蜇傷的機理
胡蜂(Vespoidea)隸屬於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組,亦名馬蜂、黃蜂、草蜂等,目前全世界已知約有5000多種。胡蜂毒素中包括生物源胺(如組胺、多巴胺等)、激肽、肥大細胞脫粒多肽、神經毒蛋白、磷脂酶A2、透明質酸酶等多種成分,被胡蜂蜇傷後區域性傷口可出現疼痛、紅腫、丘疹及紅斑,或黑釘頭似的壞死性病灶,可伴有迴圈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全身多系統的損害,嚴重中毒者可死亡。
二、胡蜂蜇傷後的一般表現
(一)蟄傷部位的表現:蟄傷出現疼痛、腫脹,12-48小時加重,波及範圍擴大,可潰破形成不同大小的潰瘍面。
(二)過敏反應:出現在蟄傷後數分鐘到數小時,表現為迅速擴大的皮疹、憋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瀉。部分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三)溶血:尿呈茶色到醬油色,腰痛、腎功能改變,後期可表現不同程度貧血。
(四)腎臟損傷:可因毒素直接作用於腎小管或因溶血造成,表現為全身水腫、少尿、腎功能改變。
(五)肝損傷:多由於免疫複合物沉積致肝細胞壞死,表現為肝損傷相關的血清酶升高。
(六)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影響:不同毒素所致的改變不同。
三、一般處理原則
(一)區域性處理:胡蜂不留刺在人體,蜜蜂有可能將刺留在體內。如有刺應用黏性大的膠帶拔除,清水徹底沖洗。冰敷對減輕區域性反應有效。過敏嚴重者,可用0.1%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區域性可敷用水調的季得勝蛇藥。
(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有嚴重過敏反應、溶血時使用,對蜂蜇傷的其他影響也有減輕的作用。
(三)血液淨化治療:血液灌流能較好清除血中毒素。重症患者可連續2次灌流治療。
(四)對症支援治療:根據患者表現及病情,採取相應的對症支援措施
四、主要預防方法
夏秋季是胡蜂活動較多的季節,多分佈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區域,到郊外遊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長袖衣褲。如與蜂群相遇應儘快躲避,不要主動拍打和驅趕。一旦招惹蜂群,要馬上採取保護措施,如躲進建築內關好門窗、就地趴下減少暴露面積,用衣物或其他膜狀物覆蓋身體,尤其做好面部、手等暴露部位的保護。如被蜂蜇,檢查有無面板內的毒刺,發現毒刺應拔除,用清水沖洗傷口。非專業人員不要觸動馬蜂巢。
五、重症救治原則
(一)具有以下情況可初步評定為重症患者,需儘早收住院。
生命體徵不穩定;器官功能障礙,需要密切監測和(或)器官功能支援治療;基礎疾病嚴重,蜂蟄傷或其併發症可能影響基礎疾病治療。
(二)各臟器系統功能狀態評價。
1、建議採用序貫性器官衰竭評分(SOFA)系統評價心血管、呼吸、凝血、肝臟、中樞神經系統和腎臟功能(表)。
2、評價臟器系統功能狀態的其他表現。影響迴圈功能各種型別的心律失常;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橫紋肌溶解及肌紅蛋白尿;上消化道出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