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根本治療目的為:
1、切除腫瘤原發灶、擴散至甲狀腺包膜外的病變組織及受累頸部淋巴結。
2、降低與治療和疾病相關的致殘率。
3、對腫瘤進行精確分期。
4、便於在術後適當時機行I131放療。
5、便於醫師在術後長期精確監控疾病的復發情況。
6、有利於將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危險控制在最低。
經標準病理學檢查可知,有20%~50%的分化型甲狀腺癌(特別是乳頭狀癌)患者有頸部淋巴結受累,即便原發腫瘤很小或侷限在甲狀腺內也會發生這種情況。術後超聲檢查可在20%~31%的患者中檢出頸部可疑淋巴結,手術方案也會因此而改變。對腫瘤進行精確分期對判斷預後和指導治療均至關重要,然而,與其他腫瘤不同,存在轉移灶並不意味著不能切除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原發灶。轉移灶對I131放療敏感,因此,即便存在轉移灶,也應在初期治療時切除甲狀腺原發腫瘤灶及其周邊可能被累及的組織。
甲狀腺癌的手術選擇包括甲狀腺葉切除術、近全甲狀腺切除術[切除大部分可見的甲狀腺組織,僅保留少量附著在喉返神經進入環甲肌部位周圍的組織(約1g)和甲狀腺全切術(切除所有可見的甲狀腺組織)。保留病變側後部甲狀腺組織(>1g)的次全切除術不適於治療甲狀腺癌。
如有下列情況,建議行甲狀腺近全或全切除術:
①腫瘤直徑>1cm;
②腫瘤對側存在甲狀腺結節;
③有區域性或遠端轉移;
④患者有頭頸部放療史;
⑤患者一級親屬有分化型甲狀腺癌病史。年齡較大(>45歲)的患者複發率較高,建議也採用上述術式。
有20%~90%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即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其他型腫瘤患者的轉移率則較低。行雙側中央(Ⅵ區)淋巴結清掃術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並降低淋巴結複發率。因無法確診而切除甲狀腺葉或行非診斷性活檢後被確診為惡性病變時,應行甲狀腺全切術。對甲狀腺多發癌患者應行甲狀腺全切術,以確保完整切除病灶,併為I131放療做好準備。
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國際抗癌聯合會(UICC)TNM分期
甲狀腺癌的術後分期可用於:
①確定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個體預後;
②指導術後輔助治療,包括I131放療和TSH抑制治療,以減少患者的複發率和死亡率;
③確定隨訪的時間和頻率,對高危患者進行更密集的隨訪;
④有助於患者與其醫師更好地交流。
AJCC/UICC基於TNM引數的分類系統適用於所有型別的腫瘤,也包括甲狀腺癌,因為其為描述腫瘤範圍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方法。這種分類方案同時考慮了許多可預測轉歸的因素,最有意義的預測因素即為存在遠處轉移、患者年齡和腫瘤範圍。
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長期隨訪
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長期隨訪的目標就是對可能復發的患者進行密切監測,以便儘早發現復發病灶,早期檢出復發灶有助於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隨訪的內容依患者病變持續存在或復發危險的大小各不相同。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國際抗癌聯合會(UICC)TNM分期雖可預測患者的死亡危險,但不能預測腫瘤的復發危險。
要評估患者預後並確定治療方案,就要按復發危險程度將患者分為3個水平:
低危患者:
在初次手術治療並清除殘留病灶後沒有區域性或遠處轉移灶,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均已被切除,腫瘤未侵入區域性組織且沒有高侵犯性的病理表現或侵襲血管。如果使用I131,那麼在初次手術後進行全身放射碘掃描(RxWBS)時,甲狀腺床外無I131攝取。
中危患者:
在初次手術時,肉眼可見腫瘤侵入甲狀腺旁軟組織,或腫瘤有侵犯性的病理表現或侵入血管。
高危患者:
在初次手術時,肉眼可見腫瘤侵入周邊組織,腫瘤切除不完整、有遠處轉移,或在甲狀腺殘餘病灶清除術後行I131掃描時可見甲狀腺床外有碘攝取。在接受了甲狀腺全切或近全切除術的患者中,同時具備下列所有條件者即為無病狀態:沒有存在腫瘤的臨床證據,沒有存在腫瘤的影像學證據(在術後全身掃描時、新近的診斷性掃描和頸部超聲檢查時,甲狀腺床以外均無碘攝取),在缺乏干擾性抗體的情況下,用TSH抑制和刺激期間均無法檢測到甲狀腺球蛋白(Tg)。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