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科 住院醫師 賈鬆鬆

  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痺(即面神經癱瘓)、“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病因

  引起面神經炎的病因有多種,臨床上根據損害發生部位可分為中樞性面神經炎和周圍性面神經炎兩種。中樞性面神經炎病變位於面神經核以上至大腦皮層之間的皮質延髓束,通常由腦血管病、顱內腫瘤、腦外傷、炎症等引起。周圍性面神經炎病損發生於面神經核和面神經。

  周圍性面神經炎的常見病因為:

  ①感染性病變,多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病毒被啟用引起;

  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

  ③自身免疫反應;

  ④腫瘤;

  ⑤神經源性;

  ⑥創傷性;

  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

  ⑧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

  ⑨血管機能不全;

  ⑩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

  臨床表現

  多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脣溝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齒動作時,口角下墜及面部歪斜更為明顯。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脣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神經炎引起的面癱絕大多數為一側性,且右側多見,多數患者往往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覺障礙,聽覺過敏等。

  外傷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炎可分為早發性(損傷後立即出現面癱)和遲發性(傷後5~7天出現面癱)兩種。依據傷後面癱發生的遲早、程度,電興奮和肌電圖檢查,可評估面神經損傷的程度以判斷預後。

  檢查

  1、靜止檢查

  (1)莖乳突 檢查莖乳突是否疼痛或一側顳部、面部是否疼痛。

  (2)額部 檢查額部面板皺紋是否相同、變淺或消失,眉目外側是否對稱、下垂。

  (3)眼 檢查眼裂的大小,兩側是否對稱、變小或變大,上眼瞼是否下垂,下眼瞼是否外翻,眼瞼是否抽搐、腫脹,眼結膜是否充血,是否有流淚、乾澀、酸、脹的症狀。

  (4)耳 檢查是否有耳鳴、耳悶、聽力下降或過敏。

  (5)面頰 檢查鼻脣溝是否變淺、消失或加深。面頰部是否對稱、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覺發緊、僵硬、麻木或萎縮。

  (6)口 檢查口角是否對稱、下垂、上提或抽搐;口脣是否腫脹,人中是否偏斜。

  (7)舌 檢查味覺是否受累。

  2、運動檢查

  (1)抬眉運動 檢查額枕肌運動功能。重度患者額部平坦,皺紋一般消失或明顯變淺,眉目外側明顯下垂。

  (2)皺眉 檢查皺眉肌是否能運動,兩側眉運動幅度是否一致。

  (3)閉眼 閉眼時應注意患側的口角有無提口角運動,患側能否閉嚴,及閉合的程度。

  (4)聳鼻 觀察壓鼻肌是否有皺紋,兩側上脣運動幅度是否相同。

  (5)示齒 注意觀察兩側口角運動幅度,口裂是否變形,上下牙齒暴露的數目及高度。

  (6)努嘴 注意觀察口角兩側至人中的距離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狀是否對稱。

  (7)鼓腮 主要檢查口輪匝肌的運動功能。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原則:促進區域性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1)對於面神經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痺,如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藥物。

  (2)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預防結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藥水、眼藥膏等;

  (3)按摩,患者自己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鐘。

  (4)物理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頻電療、鐳射、藥物匯入等。

  (5)鍼灸治療。

  2、手術治療

  在保守治療3個月後面神經麻痺仍未恢復,測定面神經傳導速度及面肌肌電圖檢查均無反應即電位活動者,可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護理

  1、眼部護理

  急性期少出戶外活動,保持眼部清潔;可用眼罩蓋住患眼或塗抹眼藥膏,預防結膜及角膜感染;儘量減少用眼。

  2、飲食護理

  有味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避免堅硬的食物;儘量將食物放在健側舌後方,細嚼慢嚥;注意飯後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3、康復護理

  可對患側進行熱敷,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面肌開始恢復時,需做面肌的肌力訓練,以訓練表情肌為主,做睜眼、皺額、吸吮、翹嘴脣、開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脣、拉下頜等動作,每次約20min,每日1次,直至最終康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