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由裘法祖院士提出,已成為我國治療門靜脈高壓症的首選術式。楊鎮教授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特別是通過對食管下段與胃底賁門周圍血管的解剖學研究,提出了選擇性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該術式既離斷了食管下段、胃底的曲張靜脈,預防和治療了大出血,同時又保留了食管旁靜脈而維持了自發性門腔分流。
1、選擇性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的解剖學基礎――食管旁靜脈和食管周圍靜脈
食管周圍靜脈屬於胃左靜脈的胃支。胃支沿胃小彎向幽門行走,與胃右靜脈相連,併發出數支進入下段食管壁、胃底壁和胃小彎前後壁,其中向上進入下段食管壁的靜脈形成食管周圍靜脈。
食管旁靜脈是胃左靜脈上行的分支,一般稱食管支。食管支(食管旁靜脈)起始於食管胃交界處的胃冠狀靜脈凸起部,距食管壁約0.5cm的距離,平行於食管向上行走。其左側發出4~6支穿支靜脈,呈垂直狀進入食管壁,並與食管壁內的靜脈叢相連。食管旁靜脈向上穿過食管裂孔進入胸腔,與胸腔食管旁靜脈相連,然後經奇靜脈迴流入下腔靜脈。
食管周圍靜脈和食管旁靜脈是食管下段管壁外的主要血管。食管周圍靜脈有多支,分佈於食管壁的周圍。食管旁靜脈一般只有1支,距食管壁約0.5cm的距離,平行於食管上行。門靜脈高壓時食管旁靜脈重度曲張並迂曲成團,與腹膜後和食管下端、賁門胃底區的靜脈血管有廣泛的交通支,形成食管旁靜脈叢。
2、選擇性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的合理性
食管旁靜脈直接起始於胃左靜脈,是連線門奇靜脈的主要分支血管之一。保留胃左靜脈主幹以及食管旁靜脈,僅離斷胃左靜脈的胃支和進入胃壁的分支,並離斷食管旁靜脈的穿支靜脈,既能阻斷腹腔段食管的反常血流,又可維持機體的自發性分流,降低門靜脈的壓力。如果不加選擇地離斷胃左靜脈主幹與食管旁靜脈,就必將阻斷門奇靜脈間的自發性分流,使門靜脈壓力升高。門靜脈壓力過高不僅增加胃黏膜病變的發生率,同時又易促進食管胃底區域形成新的側支血管,導致靜脈曲張再度形成和曲張靜脈破裂復發出血。
本術式和傳統的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保留胃左靜脈主幹以及食管旁靜脈,僅離斷其進入胃壁的胃支靜脈和進入食管壁的穿支靜脈,因而是一種選擇性的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
門奇靜脈間自發形成的分流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機制,其分流量是合理的、適量的和符合生理的,它既能維持必需的入肝血流,又適當降低門靜脈的壓力,從而達到動態平衡,它不同於人為的脾-腎靜脈分流術或門-腔靜脈分流術,故應予保留。由於在斷流基礎上保留了機體自發性的分流,可達到分流術和斷流術聯合手術的目的。
3、選擇性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的基本步驟
本術式大部分操作步驟同經典的非選擇性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即:
①行全脾切除術,亦即離斷了胃短靜脈;
②離斷左膈下靜脈;
③離斷胃後靜脈;
④切開食管賁門區的前漿膜,逐一離斷食管周圍靜脈。不同的步驟主要是:
①沿下段食管壁的右側緣,逐一離斷髮自食管旁靜脈、垂直進入食管壁的穿支靜脈;
②切開胃胰襞顯露胃左靜脈主幹,在胃左靜脈發出食管旁靜脈分支的遠端、靠近食管胃交界處胃小彎的胃壁側,離斷胃左靜脈的胃支和伴行的胃左動脈分支,並逐一離斷胃支進入下段食管壁、胃底壁和胃小彎前後壁的分支。
目的是保留胃左靜脈的主幹以及食管旁靜脈的完整,以保證部分門靜脈血經胃冠狀靜脈→食管旁靜脈→半奇靜脈的分流。為了進一步增加機體的自發性分流量,在完成上述步驟後還附加大網膜覆蓋後腹膜,通過腎周圍和腹膜後的側支迴圈,建立更廣泛的門奇靜脈間的交通支。此舉配合食管旁靜脈的自發性分流,能適量降低門靜脈的壓力,特別是緩解胃壁的淤血狀況,可降低胃黏膜病變的發生率。
但是每1例患者各有不同,變異很多,並非都能保留食管旁靜脈,如果它的主幹直接進入腹腔段食管,還是應將其離斷。有時食管賁門區的曲張血管形成靜脈叢或靜脈團,不易辨認食管旁靜脈的起始端和走向,並難以離斷穿支靜脈,此時亦應在胃左靜脈的起始部予以離斷,以確保能阻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反常血流,從而控制有致命危險的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