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會患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因是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後,髓核組織從纖維環破裂之處突出,刺激或壓迫鄰近嵴神經根,從而產生腰痛,一側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臨床症狀。
二、腰椎手術前患者自身應該做什麼準備?
1、 營養的準備:手術前患者要飲食清淡,有規律進食,蛋白質食物要充分,切勿飲酒。
2、衛生的準備:手術前一天洗澡,注意個人衛生,吸菸者戒菸。
3、體力的準備:手術前夜睡眠要充分,如精神緊張不能入睡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鎮靜藥物幫助睡眠。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能微創手術嗎?
隨著器械發展,越來越多的微創手術技術應用到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椎間孔鏡技術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為微創的技術之一。隨著鏡下器械的研發、技術的進步,目前椎間孔鏡技術發展到成熟階段。
德國joimax椎間孔鏡系統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椎間孔鏡系統,用這套系統可以通過後外側入路經椎間孔實現突出間盤髓核組織的摘除,自開展椎間孔鏡技術以來,患者均取得滿意療效。
四、椎間孔鏡與傳統開發手術有什麼區別?
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
1、椎間孔鏡手術能夠避免破壞嵴柱的穩定結構和對椎管的干擾。
2、局麻下就即可完成(術中患者清醒,術後不需禁食)。
3、具有創傷小(傷口僅有1-2cm,僅縫1針),出血少(僅5-10ml)。
4、恢復快(手術當日便可下地活動)。
5、住院時間短(術後1-2天可以出院)。
但是,每種手術都有他的適應症,有些腰椎間盤突出不太適合行椎間孔鏡手術。
五、椎間孔鏡與其他微創治療技術有什麼區別
與臭氧、鐳射等其他治療腰間盤突出症的微創技術相比,椎間孔鏡手術不但可以椎間盤內減壓,還可摘除椎管內突出、脫垂甚至遊離間盤髓核組織。
六、腰椎手術術後怎樣康復鍛鍊
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康復鍛鍊非常重要:下肢直腿抬高訓練;腰背肌功能鍛鍊,背肌和腹肌的平衡訓練等康復鍛鍊需要按時間循序漸進,強度由弱到強,定期隨訪以不斷指導及改善功能鍛鍊的方式及強度。當然糾正不良的工作及生活習慣是避免和減少椎間盤突出復發的重要內容。
具體做法有:
1、以臥床休息為主,臥硬板床為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繼續之前的功能訓練,如股四頭肌,腰背肌及腹肌的訓練,要循序漸進的增加,要量化。
3、避免彎腰拱背的動作,如拾取地上的物品時,應屈膝下蹲拾取,保證腰椎的水平位。
4、避免腰部側彎,扭曲的突然用力。
5、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激烈的運動。
6、避免穿高跟鞋。
7、儘量少坐,多臥床,適當的活動,因為站立位腰部負重是平臥時的4倍,而坐位時腰部負重是平臥時的 8倍。
8、堅持戴腰圍或支具。
七、腰背肌功能鍛鍊的方法及優點
術後腰背肌功能鍛鍊,能加強腰椎的穩定性,減少術後併發症,提高手術治療療效。
鍛鍊方法:
1、“五點支撐”法:患者採用仰臥體位,利用五點(頭、雙肘、雙足跟)為支點,儘量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腰背部儘量懸空,以達到鍛鍊腰背肌的目的,該方法簡單易學,
可用於術後早期,通常術後3-5天可開始鍛鍊。
2、“三點支撐”法:仰臥位,上肢放於胸前,採用三點(頭、雙足跟)為支點,腰背部儘量後伸,使背懸空。該方法是在五點支撐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鍛鍊腰背部肌肉。
3、“小燕飛”:俯臥位,腹部支撐,雙上肢,雙下肢及頭部儘量後伸。該方法對腰背肌肉力量要求較高,可在上述鍛鍊的基礎上進行的強化鍛鍊,通常在術後5-7天可開始用該方法。
八、腰椎術後為什麼要直腿抬高訓練
直腿抬高訓練可緩解硬嵴膜粘連,使椎管內坐骨神經位置移動2-8mm,以預防坐骨神經根區域性充血、水腫、改善血迴圈,緩解硬嵴膜粘連,預防腰痛。
九、腰椎手術術後為什麼要佩戴支具或腰圍
1、使腰部肌肉休息;
2、可限制腰部作過度活動,減少牽拉對腰神經根的不良刺激,減少椎間關節的創傷性反應,緩解和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減少繼續損傷及勞損,有利於組織水腫的消退及損傷的修復,還可以起到鞏固療效,防止復發的作用。
十、佩戴支具及腰圍的注意事項
腰圍或腰部支具的使用,好處是對於症狀的緩解效果可靠,缺點是削弱了腰部肌肉的鍛鍊機會,長期應用可引起腰部肌肉萎縮、腰部僵硬。
因此在佩戴腰圍期間,一定要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促進腰背肌恢復力量,有利於恢復和加強腰椎的穩定性。
十一、患者出院時應注意什麼?
出院一定要與醫生充分溝通,
1、是否需要出院帶藥、出院記錄、診斷等,免得以後麻煩。
2、是把自己擔心的、不清楚的問題搞清楚,避免回家後的困惑不安影響自己的康復。
3、是明確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及來院複查時間、地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