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表現中,常見的最直接的就是關節的疼痛;類風溼性關節炎給患者帶來的身體痛苦,也是關節的疼痛。類風溼性關節炎除了造成關節的疼痛外,還造成關節的腫脹、僵硬、屈伸不利、強直和畸形,這些都嚴重影響類風溼患者的日常活動。因此,當我們接受治療的時候,對療效的第一訴求就是止痛、改善關節的功能,恢復正常的活動能力。
能夠在類風溼治療中,起到“立竿見影”止痛效果的首推激素類藥物,而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某些生物製劑,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起到明顯的止痛、恢復關節正常功能的作用。專科醫生的合理治療,包括正確使用激素,我們不要盲目排斥;非法醫生的“自制藥物”中,往往非法新增激素,以取得“神奇”療效,讓患者對他的藥物產生信心和依賴,他好繼續“掙錢”。
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也有比較好的消炎和止痛效果,能夠很好的改善類風溼患者的臨床症狀表現,因此在類風溼的治療中,聯合藥物使用方案,有這類藥物。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治標”藥物,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是需要標本兼治的,改善關節的疼痛症狀,是最典型的“治標”。然而,這個“標”治不好,很容易影響到患者對醫生和治療的信任,患者們認為:不痛才是“硬道理”。然而,類風溼的治療和康復中的“硬道理”不是隻有這一個,還有其它兩個可能更重要,但是有時候卻被忽視的問題:阻斷病程和副作用監測。
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它獨特的病理髮展過程,消除關節的疼痛等臨床症狀,並不意味著類風溼被控制得很好,被治療得很好;考察類風溼的治療,還要看一個“硬道理”:類風溼病程進展的阻斷。類風溼性關節炎對人的身體最大的危害,在與它對骨質造成的破壞,這是在類風溼性關節炎不被很好控制前提下,緩慢發展的一種病理程序,是一種漸進性的過程――持續發展,越來越嚴重,甚至不可逆。這個病理髮展,有可能在止痛類藥物存在的情況下,被掩蓋。
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中,單純的“不疼痛”,不意味著骨質破壞被抑制;“不疼痛”的同時,很可能炎症還存在,只要炎症存在,就有可能存在那個破壞骨質的病理過程。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炎症,是免疫功能紊亂造成的,治療炎症的同時,必須糾正免疫問題,這就是免疫抑制劑的使用。藥理研究證明,有效的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減緩骨質破壞的功能,所以,免疫抑制劑被稱為“改善病程”藥物。這是一類“治本”意義上的藥物。
考察免疫抑制劑的療效,需要藉助檢查指標――與類風溼相關的免疫指標下降,就是最直接的證明;間接的證明,是炎症被控制的情況,不使用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物,關節仍然保持比較正常的活動,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受。同時,X片表現出骨質的穩定。
因為藥物副作用存在的現實,治療中必須把副作用監控放在重要位置,治好了疾病,卻吃壞了肝腎,也不是類風溼治療的目的。安全控制毒副作用,同樣是類風溼治療中的“硬道理”。有人認為西藥副作用大,害怕使用,是不必要的。一個西藥在上市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毒副作用研究和臨床觀察,使用劑量的確定,有科學的依據,只要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正規的監控,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許多藥物使用方面的問題,與患者的不規範用藥、自行用藥、疏於檢查,關係很大。
理想的類風溼治療效果是安全有效,然而現實中實現起來就不這麼“理想”了,類風溼的治療中,往往是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一部分是患者的個體差異,一部分是醫療環境問題,對此我們需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盲目地把疾病治療效果不理想,輕易歸到“類風溼是疑難病症,難治療”、“不死癌症”等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