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頸椎病西醫分型: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其他型。

  (1)風寒型:頸背強痛,轉動不靈,惡風寒,無汗,喜溫喜按,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
  方藥:葛根湯加減:(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葛根30、桂枝10、白芍15、麻黃10、秦艽20、羌活15、紅花15、甘草10。
  (2)氣血瘀滯型頸肩疼痛,痛如錐,固定不移,轉側不利;舌質暗或有瘀點,脈沉弦或澀。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活血通經,理氣止痛.)
  桃仁15.紅花15.當歸20.川芎10.白芍15.赤芍15.葛根20.蘇木15.桑枝15.沒藥10.元胡15.甘草10.
  2、神經根型:頭、肩、臂、手的麻木與疼痛為本病的主要特點。
  經驗方:頸肩痛飲
  黃芪15―30克、當歸15克、雞血藤25克補氣活血,尤其重用黃芪之氣分要藥。以其先行為動力,配川芎15克、赤芍15克、薑黃15克、活血化瘀以通絡之力益著。合附子10克、羌活15克、防風10克、桂枝15克之溫經散寒、葛根30克雖涼,與羌活、防風、桂枝同用,其昇陽解肌,止痙住痛,理背強痛之功甚篤。用桔皮10克理氣調中,甘草10克以緩急解痛。生薑3片、大棗5枚調和營衛。以上諸藥配伍,共奏溫陽散寒,益氣通絡,理氣各中,解痙止痛之功效。

  頸肩痛飲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方,若兼氣滯血瘀或溼痰鬱結者,可酌加活血化瘀藥,如丹蔘、澤蘭;痰鬱加半夏、膽南星、折芥子等;若肝腎不中者,可酌加仙靈脾、巴戟天、肉蓯蓉等。化熱減附子,陰虛加山茱萸;手麻桑枝、茯苓;肩痛加天麻;有汗加白芍;舌紅苔黃膩加蒼朮、黃柏。
  3、脊髓型:(雙下肢沉重無力,如踩棉花感,步態笨拙,顫抖,易跌跤;雙下肢麻木,逐漸向上發展,胸腹部有束帶感;逐漸出現四肢痙攣性癱或三肢癱、單癱、偏癱軟及交叉癱;肢體發涼,浮腫,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瀦留,大便無力,便祕或失禁等。)
  (1)正氣不足,痰瘀互阻型:下肢筋脈拘急,行走不便,易跌僕,伴有震顫,或上肢麻、疼痛、活動不利。頸部僵硬,轉側受限。舌質暗,苔折,脈沉細澀或弦滑無力
  〈治法〉祛痰化瘀,益氣通絡(補陽還五加減)
  黃芪60克、雞血藤30克、葛根20克、丹蔘30克、當歸20克、地龍15克、白芥子10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紅花10克、膽南星10克、茯苓30克、香附10克、全蟲5克、牛膝15克。
  (2)肝腎虧虛,益精填髓:肢體沉重無力,屈伸不利,筋惕肉p,頭身搖動,步履蹣跚,肌肉萎縮,伴神疲倦怠,腰背痠軟,頭暈目眩,或陽痿遺精,小便淋瀝不禁,語言不利。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肝腎,益精填髓
  鹿角膠20克、當歸20克、熟地20克,黃芪30克,仙靈脾20克、肉蓯蓉20克、骨碎補30克、牛膝20克、遠志15克、天麻15克、白芍20克、葛根20克、地龍20克、甘草10克、
  3、椎動脈型(以發作性眩暈為特點,眩暈可因頸部轉動而誘發或加重者伴有噁心嘔吐;多伴有頭痛,耳鳴;可有失眠多夢,易心驚等神經衰弱症狀;多有猝倒史,即患者突感四肢無力而跌倒在地,但神志清,自己可立即爬起來。多數患者能回憶起與轉頭有關;可伴有肩臂麻痛等根性症狀;多有頸部僵硬、疼痛、活動受限;4―7棘實或其兩側多有固定壓痛點;旋頭試驗陽性;X線片顯示生理曲度降變,鉤椎關節增生,椎間隙變窄,小關節紊亂等。TCD檢查多發現椎動脈的收縮期峰速、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脈動指數嗇高,波形改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多嗇快,頸內動脈脈系統多無明顯改變。
  (1)痰阻經脈型:眩暈時作,噁心心吐,頭重如蒙,耳鳴乏力,胸脘痞悶,舌苔白滑或厚膩,脈象弦滑或濡緩。重者可出現昏厥猝倒。
  治法:補腎疏肝,化痰通絡。
  方藥:頸暈湯
  姜夏15克、茯苓30克、白芍30克、白芥子10克、膽南星10克、熟地15克、香附10克、仙靈脾15克、炮甲10克、川芎10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
  痰鬱化熱者,加柴胡10克、鬱金10克;惡性迴圈心嘔頻繁者,加化赭石、竹茹10克旋復花10克;伴失眠多夢者,加夜交藤20克、遠志10克。
  (1)肝腎不足型:眩暈耳鳴,精神萎靡,健忘失聰,腰膝痠軟無力。偏於陽虛者,四肢欠溫,舌淡,脈沉細;偏於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藥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益精定眩。
  方藥:骨質增生湯
  熟地30克、雞血藤20克、骨碎補20克、肉蓯蓉20克、鹿銜草20克、|絲子20克、甘草5克、威靈仙15克、萊服子15克、楮實子15克。
  偏於陽虛者,加鹿角霜20克,肉桂10克;偏於陰虛者,加知母10克,黃柏10克、白芍20克。
  驗經方;清眩舒頸湯
  方用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息風為主藥,配丹蔘、澤蘭以通經活血,葛根、半夏、茯苓、殭蠶、全蟲化痰解痙,合桔皮、旋復花、竹茹以合胃降逆止嘔,用天竺黃以清熱豁痰,芍藥、甘草之滋陰制亢、解痙。更因其頭脹不解,胸悶仍然,是以增菊花之清頭目、消脹,紫蘇梗寬胸利膈。所以諸葛亮藥相互配伍,有增有減,則肝內息髓海充,陰陽和,暈止,頭痛清、胸寬、胃亦安。
  症狀:偏頭痛、頸枕痛,時有頭暈、噁心嘔吐、失眠多夢;目脹痛、乾澀,眼亟鸚牽遊錟:晌彌⒌取R囁沙魷盅垌麓埂⑼桌┐螅豢捎醒屎聿皇駛蛞煳鋦校跬耍恢宸⒘孤檳荊隼涫庇寫萄韝謝蚵櫫矗瘓植科の陸檔停次戮跽#歡嚶醒蓯跽胖⒆矗韁付朔⒑歟兆啤⑾怖澠氯忍弁垂簦約熬北巢孔迫雀械齲恍穆晒倩蜆海燦卸囈惶娉魷鄭嗉行那扒矗儺孕慕釋矗謊拐:齦吆齙停歡嗪夠蟶俸梗庵窒咒m可只限於頭、頸、雙手、雙足或一個肢體,亦可出現在半身;急性發作時可有尿頻、尿急、尿不盡,發作過後此症狀消失。與脊髓型頸椎病造成的永續性排尿障礙不同。
  (1)心脾氣虛型: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目脹痛、乾澀,肢麻,項強,心悸,失
  眠,面無華色,氣短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心養脾,安神鎮靜,舒筋活絡。
  方藥:歸脾湯加減:黃芪3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茯神20克、石決明20克、天麻15克、鉤藤15克、人蔘15克、葛根15克、炒棗仁15克、龍眼肉15克、夜交藤30克、甘草7克。
  (2)肝腎虧損型:頭暈、耳鳴、耳聾,失眠多夢,目脹痛、乾澀,肢麻,腰膝痠軟,五心煩熱,潮熱盜B等。舌質紅,苔白膩脈細數。
  治法:滋陰補腎,益血養肝,活血通絡。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味:熟地30克、雞血藤20克、棗皮15克、山藥15克、鹽澤瀉15克、白茯苓15克、丹皮15克、丹蔘15克、當歸15克、石決明25克、天麻15克、杜仲15克、夜交藤30克。
  (3)肝鬱氣滯型:頭暈,目花噯氣,吞嚥不適,胸脅脹痛,納呆,嘔惡性迴圈等。脈沉弦或沉澀,舌苔薄白根膩。
  治法:疏肝理氣,解鬱化痰,通絡止痛。
  方藥:理氣止痛湯;柴胡15克、元胡15克、丹蔘15克、木香8克、香附15克、青皮25克、鬱金15克、半夏15克、厚朴15克、杏仁15克、竹茹15克、砂仁8克、九香蟲10克。
  (4)痰溼中阻型:頭暈、頭痛,耳鳴、耳聾,脘悶不舒,噁心嘔吐,四肢麻木,肢倦乏力。脈沉緩或濡數,舌苔薄白根膩。
  治法:化痰除溼,理脾清肝,通絡止痛。
  蒼白朮各20克、茯苓20克、陳皮15克、枳實15克,姜半夏15克、竹茹15克、旋覆花15克、鬱金15克、杜仲15克,續斷15克、天竺黃15克。
  6、混合型:吞嚥困難,尤以爺砂時明顯,甚則不能吞食硬質食物;頸部痠痛,頸肌緊張,活動輕度受限;多伴有其他型頸椎病,尤以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症狀較多見;X線攝片檢查,可見頸椎椎體前方骨贅形成(如鳥嘴樣骨刺);鋇餐透視可顯示可顯示食管因骨贅突起壓迫而變窄,必要時可用食管鏡檢查,以排除食管癌,食管憩室友等疾患。
  (1)陰虛痰阻型:頸痠痛,頸肌緊張,吞嚥困難,咽中如有硬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咽喉乾澀刺痛,胸骨後脹痛,時有頭暈、耳鳴、盜B、五心煩熱等症。脈細交阻。治宜育陰清熱,化痰散結。
  治法:證屬陰虛火旺,痰方位交阻。治宜育陰清熱,化痰散結。
  方藥:養陰化痰湯。
  熟地30克、沙蔘15克、元參15克、瓜蔞15克、鬱金15克、威靈仙20克、牡蠣30克、山慈菇15克、殭蠶15克、炮甲15克、土別蟲15克、丹皮15克、重樓15克、桔紅15克。
  (2)氣滯鬱結型:頸僵不適,咽中如有硬物梗塞,吞嚥困難,胃脘脹滿,胸脅作痛,鬱悶不舒,伴有噯氣噁心。
  治法:疏肝解鬱,和胃降逆,軟堅散結。
  方藥:威靈仙20克、桔紅20克、山慈菇15克、三稜15克、莪術15克、炮甲15克、皁角刺15克、土別蟲15克、兩頭尖、丹蔘15克、鬱金15克、厚朴15克、姜夏15克、蘇梗15克。
  主要症狀:下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多為先腰痛後出現腿痛,也有同時現者。腰1―4間盤突出可有股神經痛,腰4底1間盤突出多出現坐骨神經痛。有資料統計:先腰痛後腿痛者佔50%,先腿痛後腰痛者20%,同時發生者9%,只有腿痛者15%,只有腰痛者3%。咳嗽、打噴嚏及用力大便時腿痛加重,重者翻身困難、不能行走,還可出現鞍區麻木、大小便障礙及雙足麻痺等以尾神經症狀。
  治療:原則補腎活血,祛邪通絡
  1、氣血瘀滯型:腰部劇痛,活動受限,脊柱多向患側凸起,腰部壓痛明顯,並向下肢放射,咳嗽則症狀加重。久之可見下肢麻木、甚至肌肉萎縮無力。舌質紫暗,脈澀或弦數。
  治法:活血行氣,祛瘀止痛,兼補肝腎。
  方藥:逐瘀止痛湯
  丹蔘20克,當歸20克,牛膝15克,枳殼10克,三七3克(衝),紅花15克,沒藥15克,五靈脂10克,酒大黃15克,骨碎補30克,川斷20克,元胡15克,土鱉蟲15克。
  2、風寒溼型:腰腿部重著疼痛,轉側不利逐漸加重,遇陰雨天症狀尤。舌質淡,苔白膩,脈沉澀。
  治法:祛風散寒化溼,補腎活血。
  方藥:獨活寄生湯化裁
  寄生30克,獨活25克,秦艽20克,防風15克,肉桂10克,細辛3克,茯苓15克,澤蘭15克,狗脊20克,杜仲15克,麻黃10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五加皮15克。
  3、腎虛型:腰腿疼痛,酸重無力,時輕時重,病程纏綿,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偏於腎陽虛者,伴畏寒肢冷,尿後餘瀝,甚則失禁,氣喘,舌淡,脈沉遲;偏於腎陰虛者,多伴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面部潮紅,口乾咽燥,五心煩熱,舌淡紅,脈沉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舒服筋通絡,強壯筋骨。
  方藥:杜仲散加減
  熟地20克,寄生30克,枸杞子20克,女高子20克,補骨脂15克,杜仲10克,骨碎補,紅花15克,當歸15克,雞血藤30克,黃芪15克,丹蔘30克。
  偏於腎陽虛者加肉桂、鹿角霜;偏於腎陰虛者,加龜版、知母、黃柏。
  驗方:腰痛杜仲湯以補腰腎、益精髓、活血通經為組方原則。方中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是補肝益腎治腰痛之要藥。肝充則盤健,腎充則骨強,合金毛狗脊、仙靈脾、鹿角霜以增強補腎強盤之力。熟地、骨碎補、雞血藤不僅能補骨續筋,而且有和血養血之功。配丹蔘、牛膝、伸筋草以活血通經,桂枝、獨活之溫經散寒宣痺、加入元胡以鎮痛,陳皮之調中和胃。共奏補肝腎,化瘀滯,通經絡,健脾胃,止疼痛之功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