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住院醫師 馮強

       懷疑自己患了毛病而無病呻吟的疑病症
  病理上的概念

一個人心情不好時,除了心理不舒服之外,身體也會感到不好。譬如,腰痠、背痛、頭痛、胃口不好、四肢無力等等。假如一個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些身體上的不適,常向家人、親友或醫師申訴,說那裡不舒服,說這裡不好受,並且要求醫師給他做檢查,檢查結果沒什麼,又想做別的檢查,或者不滿意或不信任醫師,而又找別的醫師去看病.內心裡總是擔心或懷疑自己有病時,醫學上稱這樣的情況為“疑病症”。這也是常見的神經症的一種,心情不好的婦女、年老孤單的老人、常患疾病的病人,或者身體虛弱,常被父母過分照顧的小孩等等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疑病症在臨床上的特點

       病人遇到心理困難後,會把精神上的注意放在自己的身體上,對身體上的反應變得敏感,會向醫師、家人或親友申訴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情況,好引起別人的關心。即使醫師給予所需的軀體檢查後,說明沒有充分的理由需要去考慮軀體疾患,但病人仍一直懷疑或憂慮自己患了軀體的毛病,特別是癌症或其他嚴重的疾病,繼續申訴身體症狀。疑病症與“體化症”相類似,以過分關心身體情況,並不停地向別人申訴自己的軀體症狀為其特徵。

  臨床上的考慮

      從醫學的經驗說來,有不少真的軀體疾病,在發病初期會呈現身體到處不適的現象,但並沒有特殊的症狀讓醫師去推測何種疾病,就是使用各種現代的醫學檢查,也往往查不出病的真相。因此病人到處申訴不適,醫療者不能隨便認定是病人的心理作用,也不該輕易地給病人掛上“疑病症”的病名。醫師還是要依據醫學上的斷,按期做所需要的觀察與檢查。可是反過來,患著疑病症的病人,到處去要求做醫學檢查,重複做一些不需要的襝驗不但是經費上的浪費,也會無形中讓病人自己停滯於疑病的狀態,無法得到適宜的心理輔導,作為病人,要考慮何種情況該向醫師申訴自己的症狀,不要過分誇張,也不要固小事而大聲求救,演出“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的結果簍到你真的有毛病,再申訴也沒人理會你了。因此,病人與醫師如何相互合作,讓醫師能務實地觀察、注意及決定所需的檢查,是很重要的事。

  對於典型、心醫性的疑病症病人說來,病理上的瞭解是病人無法面對心理上的困難或挫折,轉而關心自己的身體,申訴身體的症狀,潛意識地想惜身體的毛病來換取他人的關心,可說是一種“求救行為”。幼小的孩子常以哭訴身體不適來蕕取母親的關心與照顧,故也可說是一種“退行行為”。假如一個孩子常以身體不適的方法來逃避上學或不用做家事的話,要考慮誰在讓這小孩繼續周此藉口去避免面對責任。因為猶如唱戲的人要有聽眾一樣,要訴苦訴病,要有人去聽信,去供給照顧才能達到病人的目的。通常是心軟且疼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在“接應”孩於的疑病傾向。所以要做治療就得包括家裡的人。

  這種疑病、訴病的行為也常見於年歲大的老人,長年臥床生病或有殘疾的病人,或被冷落,不被人關心的女人等。因為不容易以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為了獲得他人的照顧,只好借用身體毛病來引起家人或醫師的關照結果因常常過分且重複地訴病,反而被人討厭,得不到想要的關心。
  比較特殊的情況是,這種申訴身體不適,憂慮有病的心理病狀是“模仿作用”或“認同作用”的結果。譬如自己的母親因心臟病去世以後,就對胸前的不適極端敏感,時時按自己的脈搏,常要求做心電圖檢查心臟,甚至稍為緊張心跳,就趕緊跑急診處,唯恐自己患了心臟病。對於這樣的病人,不難了解其疑病行為是在模仿母親原有的症狀,靠扮演母親的病情來象徵性地維持與母親的接觸是對失落的一種心理自衛機制的表現,即借與喪失者的認同而免除喪失的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對喪失者的認同作用”。

  治療的要領

       患有疑病症傾向的人,要自己向自己提醒,不要過分地擔憂自己的身體情況,要看醫師,並依醫師的判斷做所需的檢查,仔細聽取醫師的建議與吩咐,練習“適當”地注意身體的情況。最好自己做襝討,研究自己的心理狀態,考慮自己需要什麼,有何困難,有什麼別的方式可以求得心理的滿足,可以解決自己面對的困難.而不要依靠申訴身體不適的方式來面對問題。

  家人或醫療者要幫助疑病疰的病人時,要把握疑病疰的病理,謗導病人以別的方式,使用較成熟的方法來面對所遭遇的困難,而放棄以疑病、訴病的方式應付問題。雖然治療的原則很簡單,但在治療技巧上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特別要小心如何向病人做解釋與指點。假如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與病人攤牌,指出疑病的行為是在逃避問題,是求人關心的行為,就會引起病人的阻抗反應,拒絕承認自己有這樣的傾向。治療的重點宜放在如何幫病人去解決問題,而不在說穿瘸人的疑病行為假如有個小孩,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訴胃口不好,不想上學,就要幫他去探討不想上學的原因在哪裡,處理懼怕上學的真正原固。作為父母,不要對孩子過分心軟,更不要讓孩子留在家,還特別給多餘的關照,讓孩子不上學在家還有額外的牧獲。減少目疑病而得來的“附帶性”的收益,並幫孩於盡早回學校是懼怕上學的治療要點。
  若是被丈夫冷落的妻子或被家人遺棄的老人,就要協助他們跟配偶或家人來往,以健康的方式維持關係,取得關心,而不要以病態的方式企求別人的關照。越是疑病或訴病的妻於,越得不到丈夫的真正“配偶”感情,頂多只能獲得對“病人”的憐憫,對夫妻的長久關係的建立少有益處。年老的人也是一樣,過分訴病的老人很少會得到別人喜歡的。有些患有疑病傾向的病人來找醫師,潛意識裡是想從醫師那裡獲得在家裡得不到的溫暖與關心。治療者要能看透此求醫行為的背後動機,一方面給予適當的專業性關照,一方面要幫病人如何在自己的家庭裡或生活圈裡獲得需要的關照,以便不用長久依賴醫師來解決內心的空虛。不用說,治療者不能以“拯救者”的心態去長久關照這樣的病人,這樣不僅不能幫助病人解決所面對的問題,還讓病人長期停留在“病人”的角色,這不是很健康的結局。

  對於神經衰弱症澄清定義與觀念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一般人都常用“神經衰弱”這一名詞,好似很熟悉這是什麼病,但是東西方的精神科專家對此病名還有爭論,沒有肯定的看法。從醫學史說來,“神經衰弱”這一病名是l9世紀末由一位美國精神抖醫生所起的。當對歐美社會工業剛剛起步,有許多工人長時間在工廠工作,出現注意力不好、記憶力減退、精神疲勞、軀體各部分感覺不適的現象這種現象被認為是長期從事單調的工作,或者受工廠的化學物品的中毒,面神經系統發生衰弱的結果。根據此病理推測,建議有此類症狀的病人體息、攝取營養,包括各種維他命或補品,幫助“衰弱”的神經系統恢復。也有人推策與手淫過多有關,提倡調節性生活。當時的西醫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器質性的病因而引起的,因此,就當時的知識,可說是理所當然的解釋與建議。到了20世紀初,心因一陸的觀念明芽,考慮到神經衰弱是心理過分緊張、焦慮而引起的心身障礙。

    近年來,美國的精神科醫師認為患此病的病人是長搬心理疲勞而致,改稱為慢性疲勞症。認為神經系統本身並沒有真的衰弱,於是主張把“神經衰弱”病名除去由於這類病人常主訴軀體的毛病,也就被歸入“體化症”了。當早期精神醫學的知識被介紹到我國耐,“神經衰弱”的病名也隨著被引進來。由於我國的中醫素來有髒象學的病理觀念,認為各種疾病與軀體的心、肺、肝、脾、腎等內臟有相關的關係,也有“腎虧”的痛名。依中醫的看法,腎臟是主精力的內臟器官,腎有了毛病,精力就不能儲存,產生虛弱的病象,要養神也要滋補。由於這種傳統的舊觀念剛好與當時從西方引進來的“神經衰弱”的觀念不謀而臺,於是“神經衰弱”的病名與觀念也就普遍被接受,並且流行至今。事實上,在偏僻的鄉下,精神科醫師把來看病的門診病人七八成都診斷為患有神經衰弱的毛病,可說是把“神經衰弱”名詞用來籠統稱各種輕度精神疾病之用。至於比較講究的醫學院的精神科門診裡,只有二成不到的門診病人被診斷為此病,其他的,就被仔細地診斷是焦慮症、抑鬱症、疑病症或癔病等等。可見與醫生的診斷習慣有關。

  主要病情

      精神科醫師認為所謂患神經衰弱的病人常常有許多軀體性的症狀,包括注意力不好,記憶差,不能好好思考,睡眠不好等等;時也會訴各種心情上的毛病.如性情暴躁、心情欠佳等等。仔細檢查,有時患有焦慮或抑鬱的傾向,也有點體化症的特點,可說是各種病的雜燴似的,醫此難於明確診斷。

  治療的方向

       治療神經衰弱,可有幾個方向。讓病人減少過分的腦力工作,從事輕度的軀體活動。譬如,練習打拳,輕度運動,甚至定期跑步或散步,靠軀體的活動來幫助精神疲勞的恢復。特別是過分用功的學生或腦力工作者,換換生活方式,可調節心身的活動。可說調節生活方式是主要的關鍵。不需要服用什麼藥品或吃什麼補品,只要營養充足就可。假如有內心裡的煩惱,就依心理治療的原則去處理,解決困擾的事;心情愉快,就好得快。過去國內採用的“快速綜合治療方法”就是利用這些原則而求得功效的。假如病人有疑病症的傾向,想靠症狀的訴說來求得別人的關心或同情,或者需要藉口逃避學習或工作上的重擔,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輔導與醫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