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因為不會說話,主要是通過哭鬧和外界交流。哭鬧的原因有很多,餓了、拉臭了、衣服穿得不舒服都可能會哭鬧,有時候甚至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好端端就哭了,讓父母手足無措。
大部分哭鬧是正常,持續時間不長,也沒有其他的異常,通過安撫可以緩解。但有的孩子哭鬧是因為疾病帶來了痛苦,甚至是一些比較急的病,那就需要小心了,比如前面講的疝氣卡住了。此外,當孩子無緣故的出現陣發性哭鬧,哭鬧10多分鐘,安靜幾分鐘,又出現一陣哭鬧,反覆持續,那就要警惕另外一個病:腸套疊。
腸套疊是就是腸子鑽進了臨近的腸子裡,被卡住了出不來,主要的風險是時間長了,卡在裡面的腸子會發生壞死,導致嚴重的後果。腸套疊是小兒普外科三大急診之一,說明發病率還是蠻高。既然是急診,所以處理的主要工作都要交給醫生,家長所做的是早點發現孩子的問題,並想到這個病,然後及時送到醫院。
哪些孩子應該警惕腸套疊呢?
4個月到10個月是腸套疊最好發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小胖子,尤其是男胖娃,應特別警惕。2歲以上腸套疊就逐年減少,新生兒和5歲以上的腸套疊的要小心是不是腸子上長東西引起的,也就是和前文那個孩子一樣的繼發性腸套疊。
除了特徵的陣發性哭鬧,腸套疊最常見的表現還有嘔吐和拉“果醬樣”大便,這都是腸子被卡住後所致,這些是典型的症狀。醫生根據這些表現,再加上摸肚子,摸到一個長條的包包基本可以確定,但有些孩子哭鬧得厲害,挺著肚子,或者孩子太胖了肚子脹得厲害了就不那麼好摸,需就要靠超聲檢查來確定。
還有些孩子表現得很不典型,細心的家長就覺得孩子臉上一陣陣發白,面容有點痛苦,覺得不對勁就送到醫院,結果證實是腸套疊,也有的孩子就是表現為嘔吐、或者大便有點血,沒有別的症狀,不仔細檢查很容易遺漏。曾經有個同事接診過一個因為從床上摔下後有點吐,以為是腦震盪,肚子也沒摸出什麼異常,但覺得還是有點不對勁做了個超聲,結果卻是腸套疊,讓人防不勝防。
只要孩子得過一次腸套疊,家長的警惕性都很高,一發現孩子不對勁就送到醫院,所以基本不會有耽誤,拖到腸壞死、休克的往往是第一次發病的。醫生其實也一樣,漏診過一次腸套疊,腹部超聲的開單率也會迅速的上升,這就是警惕性提高後的反應。
腸套疊診斷明確後治療並不難,通過灌腸,也就是朝屁股裡打氣或者打水,靠氣體或水的壓力將鑽進去的腸子衝出來,雖然少數情況下會發生腸穿孔,但90%以上可以這樣治好,治好後大部分也不會復發。卡得很緊衝不出的就只有手術了,還有一些卡得時間長,估計有腸壞死就不能衝,也只有手術,確定是因為腸子長東西引起的腸套疊,也只有手術去除病因才能避免再次套疊。
孩子得過腸套疊的家長都覺得很恐懼,很想知道怎麼去預防,遺憾的是,除了腸子長東西引起的繼發性腸套疊,目前腸套疊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有的認為可能和飲食改變有關,有的認為和神經失調有關,但都沒有很確切的證據。比較明確一點的是一些腸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誘發腸套疊,比如輪狀病毒疫苗就可以增加腸套疊的風險,所以雖然很難預防,但還是要儘量做好孩子的個人衛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