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間隔缺損特別是高位和房室管型者,在修補時易引起:房室傳導阻滯;主動脈瓣或三尖瓣損傷;空氣栓塞等併發症。
1、房室傳導阻滯在開展室間隔缺損修補的早期,永久性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率為1%一12%。隨著手術技術的改進,如採用超越縫線、操作輕柔、避免過分牽拉或鉗夾等措施後,這一房室傳導阻滯併發症已大為減少。在筆者的210例室間隔缺損直視縫合和修補術中,無1例發生永久性房室傳導阻滯。
在復甦後即出現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應再次行心肺轉流,開啟心臟切口,在缺損後下角處拆除1-2根縫線,於距離缺損後下緣稍遠處,加縫1一2根縫線。如心室節律慢,血壓低,則應在靜脈內滴注異丙腎上腺素0.5mg,使心率維持在80次/分以上。在關胸前,於心肌表面安置起搏電極,並接連起搏器,把心率定在90-100次/分進行起搏。對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對患者影響不大,不需特殊處理。
2、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大型缺損,主動脈瓣環下無間隔組織者,縫合時,如縫線牽拉過緊,能使主動脈瓣環變形,易造成關閉不全。若縫線安置過深、過高;就能傷及主動脈瓣膜,同樣導致關閉不全。因此,對大型缺損修補時,要採用塑料織物,並辨明主動脈瓣部位,將縫線安置在主動脈瓣環處。手術中一旦發現關閉不全,就要及時拆除、重新縫合。
3、三尖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縫合隔瓣後方缺損時,甚易傷及瓣膜或其腱索,造成關閉不全。筆者曾有1例於缺損修補後,臨床上出現嚴重的關閉不全,手術後21個月死亡。屍檢發現缺損修補不夠完善,並再度撕裂,在缺損後下緣處有一根縫線穿過隔瓣腱索,固定於缺損下緣,形成關閉不全,並將室間隔缺損變為左心室向右一溫和右心房同時分流,造成嚴重後果。導致三尖瓣關閉不全的另一可能性,是在顯露缺損時,曾切斷腱索未予縫合或復位。因此,在大型缺損修復後,如不將前瓣牽開,可能將缺損後緣與隔瓣根部和前瓣根部或環部縫在一起,造成三尖瓣口縮小或狹窄。
4、缺損修補不完善缺損修補後仍有大的殘餘分流者,約為6%。常發生在大型缺損修補,部位多半在後下角處。原因可能是,縫針距離太大,遺留間隙;縫針太淺,容易脫落;轉移縫線未將隔瓣下方與缺損邊緣之間的夾角關閉等。故在缺損修補時,應注意這幾點。修補完畢後,要測試缺損修補是否完善,用彎鈍頭探子探查缺損邊緣縫線之間有無間隙;或作膨脹肺試驗,左心室加壓注射等滲鹽水,觀察補片周圍有無漏血、漏液。
5、空氣或其他栓子栓塞在室間隔缺損修補過程中,特別是採用左心房引流者,空氣可通過缺損進入左心室,在縫合心臟切口後,導致冠狀動脈氣栓,引起嚴重後果。常規地把手術檯搖到頭低腳高,並利用左心室心尖引流管排除左心室內氣體,把右手放在心後輕輕震動,而後把心尖抬高,用注射器穿刺心尖處抽出心腔內、肺動脈和升主動脈內可能殘餘的空氣,再於升主動脈根部插入一放氣的槽針,而後鬆開升主動脈鉗閉使心臟復甦。如發現冠狀動脈氣栓發生,則立即加大流量,提高灌注壓,以手指向遠側方向擠壓冠狀動脈,驅除氣栓。如腦部發生栓塞,手術後應已高濃度氧或純氧作機械呼吸,促進微氣栓的吸收;在伴有昏迷和抽搐者,應於手術後5日內採取低溫療法,咽部溫度維持在32-34℃,並採用防治腦水腫的措施。
此外,應用人造織物修補缺損時,應將織物片清洗乾淨,用電烙燙平邊緣,以免線頭脫落,形成栓子;在體外迴圈灌注系統中,多處採用微孔過濾器使防止微栓子栓塞的有效措施。
6、防止心臟膨脹和心室顫動大型缺損合併肺動脈高壓,特別是在高阻力-低儲備型別的患者,左、右心室常肥大,甚至勞損,對缺氧的耐受性較差;手術後肺動脈壓力和阻力一般下降不滿意;這就不但需要保持一個好的左心室功能,更需要保持一個好的右心室功能。故在心內直視手術中,應加強心肌保護,儘量縮短心臟缺血時間,復甦時千萬不要使心臟膨脹,損傷心肌纖維和阻礙心內膜下血液供應,必須使心臟保持在排空狀態。如發生心室顫動,必須儘早以低功率電擊除顫,否則心內膜下的血運亦會減少,顫動的心肌耗氧量比空跳者增加。這兩種情況均對心肌收縮力的恢復不利,削弱心臟特別是右心室排血通過較高的肺血管阻力的力量,增加手術後出現低心排徵,甚至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