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心外科 副主任醫師 楊學勇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通過手術治療,都能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但術後患兒家長們同樣不能麻痺大意,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這樣才能鞏固手術效果,預防術後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幫助孩子術後儘快康復。

  1、體溫

  心臟手術的病兒,術中降溫至28~30℃,深低溫的病兒體溫則降至25℃,術畢昇溫35~36℃。進監護室後要做好保暖工作,一般在冬天,應在病兒入監護室外前先用紅外保暖燈照射床鋪10~15分鐘。病兒入監護室後根據體溫進行照燈,蓋被等措施,以防體溫不升和高熱。過去易在術後24小時內出現反跳性高熱,目前較少出現高熱。一旦出現高熱,一般根據迴圈系統情況予以物理或藥物降溫,可用頭部置水袋(尤其是利於小嬰兒,既降溫又預防褥瘡)或冰袋,安乃近肛塞劑或酒精加冰水擦洗四肢關節內面血管豐富處和背部。

  2、呼吸道的管理

  1) 心臟術後的病兒大多數是帶氣管插管入監護室的。馬上接上呼吸機同時除觀察病兒的面色、口脣、四肢末梢的顏色外,還需聽診兩肺呼吸音,觀察胸部運動,每隔15分鐘做血氣分析1次,根據血氣結果高速呼吸機條件。妥善固定氣管插管。

  2) 根據插管的內徑選擇外經是其1/2的有一定硬度和光滑的吸痰管消毒後用以氣管插管內吸痰,在每次吸痰前後純氧加壓畏助呼吸5~10次,每次沖洗用生理鹽水0.5~2ml,無菌操作以一次性的無毒聚乙烯薄膜手套為理想。由於前面所述的小兒的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注意在吸痰操作時的動作輕柔,不然則易導致損傷出血。每一次吸痰的動作控制在5秒之內以防病兒缺氧。

  3) 定期的胸部物理治療(體位變動、拍擊胸背,嬰兒則宜同步按壓胸部),有利於氣道分泌物的排出。

  4) 當病兒心功能穩定,沒有嚴重的心律紊亂,有良好的咳嗽和自主呼吸,無大量握管分沙發 物,無異常活動出血,動脈血氣分析呈正常範圍,神志清醒,無嚴重系統併發症時可考慮拔氣道插管。

  3、心功能監測

  1) 脈搏:病兒心臟術後,入監護室應馬上接心電監護儀,嚴密的觀察心律、心率,一般根據年齡心率控制在100~140次/分,監護室護士應能識別各種常見的心律紊亂的圖形,如有發度,需及時記錄,告之值班醫生及時處理,同時應經常觀察四肢未梢迴圈情況,面板的溫度及顏色。

  2) 血壓和心腔測壓管:目前心臟病兒手術中實施開放或封閉的動脈穿刺管徑換能器接壓力監測儀,心腔測壓管也接相應的換能器輸入壓力監測儀,注意區分各種壓力波形,保持壓力管的通暢,用5%葡萄糖水或0.9%生理鹽水500ml中加入肝素500μ每小時2ml持續用微泵輸入,使測壓管不堵塞。同時必須注意穩妥固定,並將一切換能器(即壓力感受器)保持在心房水平,以求準確的資料。對於一些心功能不離的病兒使用升壓藥時更應注意升壓藥濃度、點滴速度與血壓的關係,在每次更換升壓藥的貯存針筒時,動作要特別敏捷,往往是小病兒、心功能較差的病兒特別敏感,此時血壓的波動大而快。此時更需嚴密監測,及時記錄。各測壓管需每班校對零位,也保持正確資料的方法,減少誤差。

  4、基礎護理

  1)褥瘡:由於心臟手術是在低溫或深低溫的條件下做的,經過體外迴圈後的病兒組織間隙水腫,冷腫加上病兒回監護室長期臥床,極易使受壓部位發生褥瘡。在護理時要注意: A、睡海綿床或水床,保持區域性的輕軟,舒適。 B、定期的翻身,減少區域性受壓時間。 C、予以受壓部位酒精按摩。

  2)面板:小兒和嬰兒的面板嬌嫩,且手術前的面板消毒常規用碘酒,刺激性強易使面板燒傷,晨間護理揩洗時應注意頭頸部、腋窩、會陰部、骶尾部等處面板的清潔、完整,如遇破損或紅臀時可用1%紅汞塗抹並保持區域性的乾燥。

  3)口腔:心臟術後的病兒剛遭受的手術打擊,同時為預防細菌感染往往用大劑量的抗菌素,同時氣管插管時間較長,故而病兒極易患口腔的黴素感染。因而對鼻插管或留置胃管的需每天2次進行口腔護理,不給或少給甜性的飲料。已有黴菌感染的,可用制黴菌素10萬μ每天3次塗口腔。

  先心病患兒術後護理工作很重要,術後1~3個月內,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按醫囑給患兒護理傷口,按時服藥、定期複查,注意吃喝的量與尿量要平衡,體重不能增加太快,如有不適,及時到院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