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蕁麻瘮是由於面板、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臨床上特徵性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團伴瘙癢,可伴有血管性水腫。慢性蕁麻瘮是指風團每週至少發作 2 次,持續≥6 周者 。少數慢性蕁麻瘮患者也可表現為間歇性發作。
2、病因
一、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精神緊張感情衝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二、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病因素。
三、吸入物 各種花粉塵土等。
四、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症如蟎跳蚤臭蟲等。
五、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病。
六、遺傳因素,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
七、內科疾病,淋巴瘤癌腫甲亢風溼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SLE高血脂病膽囊炎腎炎肝病糖尿病等。
八、許多藥物也常引起本病,青黴素痢特靈磺胺藥類藥物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3、臨床表現及分類
蕁麻瘮臨床表現為風團,其發作形式多樣,多伴有瘙癢,少數患者可合併血管性水腫。按照發病模式,結合臨床表現,可將蕁麻瘮進行臨床分類。不同型別蕁麻瘮其臨床表現有一定的差異。
4、治療
治療蕁麻疹首先就是尋找上述可能誘發因素,需要細緻,耐心,可以自己回憶接觸過的東西。找到可疑物要反覆驗證,也可以到面板科就診根據自身的病情做吸入性過敏原、食物性過敏原、斑貼試驗或食物不耐受等檢查。確定後就避開、除去。在發疹期同時要服用抗組織胺類藥,或用其他抗過敏治療。
中醫學認為蕁麻疹的發生,責之於先天稟賦不足,風、溼、熱、毒之邪克於肌膚所致。風性“善行而數變”、“風盛則癢”的特點與“風團性損害”、“瘙癢”的臨床表現是一致的;“溼性黏滯”、“溼盛剛腫”的特點與本病真皮水腫的病理表現及臨床有滲出、反覆發作的特點極為相似。因此“風”和“溼”是發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