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關節炎俗稱膝關節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不靈、變形。在中老年人中有很高的發病率,並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人群,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隨著我國慢慢踏入老齡化社會,骨關節炎病人也越來越多。據估計,目前我國有骨關節炎患者達一億之多。若得不到重視,後果很可能是慢性致殘。
骨關節炎發生的主要改變為軟骨退變磨損,同時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形成骨贅,並由此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關節軟骨一旦磨損,不可再生。磨損後,常常出現內翻畸形,膝關節內側區域性應力負荷集中,更會加重軟骨及軟骨下骨磨損,從而內翻畸形加重,形成惡性迴圈。疼痛逐漸加重,甚至無法行走,病人最終選擇只有全膝關節置換術。
實際上,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軟骨磨損早期主要集中在脛骨平臺前內側,由於以前治療手段和技術的侷限,只能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而今單髁膝關節置換術新技術的出現,為無數患者帶來了福音。
人工膝關節單髁技術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1996年Oxford牛津單髁問世,近十餘年來已經發展成為國際上技術成熟的新型關節外科微創手術方式。單髁關節置術的假體眾多,Oxford活動型半月板假體是當前採用最多的單髁關節置換假體,受到越來越多的骨科醫生的歡迎,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有研究對大規模單髁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進行隨訪,結果顯示,10年優良率在95%左右,20年優良率在85%左右,30年優良率也有70%。
在國內,單髁關節置換術得到發展是自2000年之後。濟南軍區總醫院骨病科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之一,迄今為止,單髁關節置換數量已達百餘例,隨訪優良率達97%。
單髁關節置換術僅對脛股關節單側病變間室進行表面置換,不干擾膝關節其他正常或近乎正常的部分,從而以最小的創傷獲得最大的收益,解決困擾病人的主要問題。單髁關節置換術為微創手術,在精密器械的引導下,僅對膝關節內側一小部分進行置換,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術後功能好,本體感覺好。單髁關節置換術還保留了膝關節前後叉韌帶及本體感覺,術後病人的感覺好,活動更自如。 膝關節單髁置換術以微小損傷解決單側膝關節間室病變問題,避免了全膝關節置換術的過度治療,使病人在保守治療和全膝關節置換術之間多了一種選擇,為年齡偏輕的患者保留了以後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機會,使很多骨關節病患者擺脫疾病困擾,重新擁有健康生活的夢想成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