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指應用顯微外科技術,移開壓迫神經的血管,在神經與血管之間置入減壓材料,達到術後面部疼痛消失。這種減壓性的手術不切斷神經,保留三叉神經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術後面部感覺保留。因此說,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去除病因的治療方法,在國內外廣泛應用。本文旨在通過手術治療1014例三叉神經痛,療效好,介紹減壓術的經驗,且卻誇諛之嫌,僅介紹提出注意的幾個問題,以供研討。濟南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呂福林
臨床資料
1,1014例中,男527,女487;年齡,26-82歲;病程0.5-32年;疼痛側別,右側504,左側439;部位,Ⅰ支75例,Ⅱ支166例,Ⅲ支150例,Ⅰ-Ⅱ支84例,Ⅱ-Ⅲ支358例,Ⅰ-Ⅲ99例,雙側性82例。
2,手術方法:採用乳突後顱骨小切口,在橋腦旁區找到壓迫三叉神經進入區的血管,予以分開,充填隔膜,隔開減壓。
3,術中發現,如表示 壓迫三叉神經進入區的血管
血管
例數
血管壓迫型別
接觸
壓迫
粘連包繞
貫穿
小腦上動脈
767(75.64)
281
244
234
4
小腦前下動脈
76(7.50)
30
26
20
基底動脈
12(1.18%)
10
2
動-靜脈畸形
112(11.05%)
40
37
35
小腦後下動脈
10(0.99%))
9
3
靜脈
37(3.65%)
21
16
4,術後療效,在1014例中,術後當日止痛者979例(96.55),有聽力消失者5例,小腦症狀的6例,復發的11例,還有面肌無力、輕的度低組顱神經及腦脊夜漏等症狀的13例。
討論
1、適應證的選擇
(1)長期藥物治療止痛效果減弱或消失者,或有副作用或對藥品過敏反應等無法堅持藥品治療,而且願意接收手術治療者。
(2)採用過酒精周圍支封閉,撕脫或半月神經節射頻治療復發者。
(3)第Ⅰ支痛或第Ⅰ、Ⅱ、Ⅲ支痛者,或雙側性三叉神經痛,應用此種方法一期或分期手術者。
(4)三叉神經痛伴有面肌抽搐(稱痛性抽搐)者。尤以年青患者。
(5)全身重要臟器無嚴重的疾患,年齡在70歲以下且願意手術者;對於70歲以上,全身情況良好,亦應積極慎重地考慮手術治療。
2、減壓術體位:頭位為側臥位,患側向上,頭頸超過手術床頭頂端,頭面部向健側旋轉100角,頭的正中線(矢壯線)與床面保只持平行,使頭向前傾,下頦距胸骨約倆橫指,肩部用繃帶向臀部牽拉固定,使頭頸肩夾角大於900 角,頭架固定,這種頭位暴露神經根,也提供最大空間方便手術(圖1、a,b)。
3、切口設計:設計刀口的原則是頭頸部瘦長者切口稍短,頭頸短粗者切口稍長,且向下斜一角定角度(圖2,a,b)。設計切口前首先確定枕部骨性標誌,如乳突、枕外粗隆、項上、下線及二腹肌間溝的位置。通常項下線與二腹肌間溝的交點為橫竇與乙狀竇的連線部。手術切口有2種,①斜行切口,用於頭頸短粗型,在患側乳突上倆橫指,向中線方向下方,做200~30 0角切開。②橫行切口,用於頭頸瘦長型,在患側乳突上倆橫指,向中線平行切開。切口長度3~5釐 米 。
4、骨窗:骨窗有兩種,一是三角形,二是圓形。鑽孔部位應選自乳突後導血管的下方或側下方,一般鑽孔咬開擴大骨窗≥或≌2釐米。骨窗頂端在連線部,兩側達硬腦膜的竇邊緣,。
5、硬腦膜切開:硬腦膜切開可分三角行或“┸”字或瓣狀3種切開。三角形切開,頂角指向連線部,硬膜向基底部翻開固定。
6、探揸橋腦旁區:此區是指橋腦旁區與斜坡之間的區域,其中主要有三叉神經、動脈及靜脈等。方法是採用小腦外側上入路,將小腦拉向中線後方,放出腦脊液,看到巖靜脈和麵神經予以保護。在巖靜脈入口處,向前下方0.5釐米 既見到三叉神經感覺根,找到神經進入區(橋腦處)的周圍異常血管,確定血管與神經的關係,並予以分型。操作中注意3點:①腦壓板的做用不僅是向中線壓迫小腦,另一個是緩慢地排出腦脊夜;②適時的鬆開腦壓板或牽開器,減輕對小腦或神經的壓迫或牽拉損傷;③不要處理或損傷巖靜脈及其分支,尚若阻當視線需要處理,用雙極電凝兩次以上剪斷,以擴寬術野.
7、三叉神經與血管的關係:三叉神經進入區主要有小腦上動脈、小腦前下動脈、椎動脈及其靜脈與分支。倆者的走行關係為“ 十 ”字交叉、斜行交叉、少數包繞扭曲及貫穿等形式。為表達血管搏動性與跨繞性對神經壓迫的基本病理解剖特徵,可分為接觸、壓迫、粘連包繞、及貫穿四型。分型標準:①接觸型,血管與神經接觸,但不壓迫神經;②壓迫型,血管壓迫神經根,並有壓迫的凹行痕跡;③粘連包繞型,血管與神經被粘連帶包繞在一起,並有神經移位變形;④貫穿型:血管貫穿壓迫了神經。掌握分型的目的有利於手術決策。分門別類的處理。接觸或壓迫型可用小棉塊墊在動脈、靜脈壁上銳性分離推開;對動一靜脈或較細小靜脈可電靜脈剪斷,保留動脈;粘連包繞型,銳性分離鬆解粘連並剪斷;貫穿型,應沿神經長軸方向做縱行切開神經束膜,並切開神經束,將貫穿的血管推移幕側,遠離神經進入區。血管處理的注意點:①動脈無論粗細大小嚴禁電灼,銀夾夾閉,防止腦幹缺血;②對較粗大靜脈應儘量保留,保持腦幹血液迴流通暢;③不可遺漏多支的血管壓迫,只處理其中一支,術後可仍有疼痛發作。
8、神經減壓:神經減壓是指對三叉神經進入區的減壓。分為隔開或圍套式減壓兩種。圍套式減壓是指將壓迫神經的血管移開,在神經血管間隙內建入減壓材料幷包繞神經固定。使神經不再遭受血管搏動性刺激,術後可停止疼痛。目前常用減壓材料(減稱隔膜),有滌綸片和Teffron棉氈塊。如滌綸片高壓消毒後,剪成0.5×1.0平方釐米形的長方塊應用。注意減壓材料不要打摺,鬆緊適度,固定牢固。
9、關顱:關顱與開顱同樣重要,除常規止血、沖洗、小腦復位、縫合及消毒外。注意點:①硬腦膜要嚴蜜縫合,確保不漏腦脊液;②因二腹肌間溝表面缺乏項部肌群覆蓋,嚴格按解剖層次縫合,即枕肌、肌膜、帽狀健膜及頭皮4層,一定做到縫合帽狀腱膜,要覆蓋切口的全長。③缺損的顱骨用金屬網狀鈦板修補固定。
10、腦幹誘發電位監測:腦幹誘發電位可以及時發現,因牽拉或壓迫小腦與顱神經,引起的誘發電位改變,調整牽開器或停止一段時間的手術操作後,腦幹誘發電位可以恢復到正常範圍,爾後再手術。因為長期的牽拉或壓迫,可造成神經的不可逆性損傷,如聽力、面部感覺等障礙。因次,腦幹誘發電位的監測,是減少或避免手術併發症不可缺少的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忠誠 神經外科學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年
2 陳炳桓 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學 北京出版社 1994年
3 段國升 朱誠 手術學全集神經外科卷 人民軍醫出版社 1995年 北京
4 呂福林 陳援朝 段作蜂等 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 中華外科雜誌
1991:29(6):375~376
5 呂福林 段作蜂 陳援朝 譚林瓊等 “貫穿型”血管壓迫導致的三叉神經痛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1995年:33(8)505~506
6 呂福林 陳援朝 鄭魯等 橋腦旁區三叉神經、微血管與臨床關係的研究 中
華神經外科雜誌 1997 :33(5)160~161
7 孫濤 三叉神經顯微血管減壓的遠期療效觀察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 1998:
11 (16) (4)
8 種衍軍 神經血管減壓術治療老年三叉神經痛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
1998:9 (3) (3)161~163
9 李善泉 顯微血管減壓術志療三叉神經痛療效分析 中國為侵襲神經外科雜
志 1998:9(3)(3)157~159
10 呂福林、譚林瓊 小外科學 第二板 人民衛生出板社 2000 :11
11 MarR R.M. et al.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pn of Crancal rcrcts: lessons
learneel after 44000 Peeations. Jour naol of neurosurier1999:90,128.
12 Barker FG LR, Jannetta Bissonette DJ et al: The Long-term outoome of
microvasca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nal neurlgia N Engl Jmed: 1996
1077~183
13 Resnick DK Jajnatta PJ Bissannattso D et a: Microvascuar decompression for
glosso phayngcal neuralgpc Neurosurgery 36 60~99,1999
14 Barker FG H Jannetta PJ Bissonette DJ et al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newifacial spasm Neurosurg 82:202~210,1995
15 Day ID jscnnabitscner M Anatomie paition of the asterion Neurosurgery 42:
298~199,1998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