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即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梅毒螺旋體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微生物,含有很多抗原物質。電鏡下梅毒螺旋體的最外層為外膜,外膜內是胞漿膜,兩者之間是鞭毛。梅毒螺旋體從完整的粘膜和擦傷的面板進入人體後,經數小時侵入附近淋巴結,2-3日經血液迴圈播散全身。病發後,即為一期梅毒,外在表現就是粘膜疹。
粘膜疹出現後會一直延續到梅毒三期,其具體的發病機制為:
梅毒侵入人體後,經過2-3周潛伏期(稱第一潛伏期),即發生面板損害(典型損害為硬下疳)這是一期梅毒。發生面板損害後,機體產生抗體,從兔實驗性梅毒的研究證明,梅毒初期的組織學特徵是單核細胞侵潤,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細胞浸潤,13天達高峰,隨之巨噬細胞出現,病灶中浸潤的淋巴細胞以T細胞為主,
此時,梅毒螺旋體見於硬下疳中的上皮細胞間隙中,以及位於上皮細胞的內陷或吞噬體內,或成纖維細胞、漿細胞、小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及淋巴管和區域性淋巴結中。由於免疫的作用,使梅毒螺旋體迅速地從病灶中消除,在感染的第24天后,免疫熒光檢測未發現梅毒螺旋體的存在。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硬下疳自然消失,進入無症狀的潛伏期,此即一期潛伏梅毒。潛伏梅毒過去主要用血清試驗來檢測,現在應用基因診斷能快速、準確的檢測出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