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是隨意運動功能的減低或喪失,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症狀。癱瘓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錐體束及周圍神經病變所致,主要分為先天性癱瘓和後天性癱瘓。對於癱瘓的患者常採用被迫體位的方法進行緩解治療,以防止癱瘓患者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臨床上不同原因導致的癱瘓,採用的被動體位不一。
癱瘓採用被迫體位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先天性癱瘓: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嚴重時會導致患兒出現先天性癱瘓。
2、腦部疾病:顱腦外傷、腫瘤、炎症、腦血管病、變性、中毒等都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癱瘓的症狀,這時會採用被動體位的方式,避免患者顱內壓升高。
3、其他疾病: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紅細胞性貧血及維生素B12缺乏等也會引起癱瘓,臨床上會根據不同的癱瘓情況,採用不同的被動體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