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都知道,寶寶1歲後,儘管已經添加了輔食,但每天仍需攝入一定的母乳或配方粉,才能讓寶寶發育得更好。但朵媽身邊絕大多數奶粉餵養的寶寶,1歲後仍然保持著用奶瓶喝奶的習慣。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可是個育兒誤區!
美國兒科學會、牙科協會建議,在孩子1週歲時,就要開始停止使用奶瓶,而到了18個月大時,一定要完全戒除奶瓶。
媽媽們一定很納悶,為什麼寶寶在1歲前要戒掉奶瓶?別人家的寶寶都沒戒,也不見寶寶有什麼事啊!
確實,寶寶1歲後仍然使用奶瓶,短期來看沒有什麼明顯弊端。但長期依賴奶瓶,會給寶寶的生長髮育、心理成長帶來很多壞處:
一、一歲後仍使用奶瓶,會增加寶寶齲齒的風險
用奶瓶喝奶時,奶嘴恰好在寶寶的上下門牙中間,奶頭頂在顎部,寶寶只要一吮吸,幾乎所有門牙都會浸泡在奶液中。這樣,寶寶在喝奶的同時,口腔的細菌也在迅速繁殖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寶寶形成“奶瓶齲”。
二、導致牙列不整齊,影響容貌
長期吮吸奶嘴,寶寶的門牙就會受到擠壓,容易造成嘴脣變形、牙列不整齊、臉型不對稱、形成高顎弓的“奶瓶嘴”等現象。
三、可能會引發幼兒肥胖
長期使用奶瓶,寶寶會不自覺地增加喝奶量,導致過度餵養。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顯示,24個月大時仍使用奶瓶的孩子,5歲半時發生肥胖的概率是22.9%,而不用奶瓶的孩子肥胖發生率僅為16.1%。
四、增加中耳炎的病發機率
習慣用奶瓶喝奶的寶寶中,超過半數的寶寶喜歡在睡前含著奶瓶睡覺,這樣奶水沿著嘴邊流進耳朵裡,極容易誘發中耳炎。
五、不利於寶寶的心理成長
吮吸是新生兒的本能,奶瓶的發明,正好匹配了嬰兒天生的吮吸能力。可以說,奶瓶是嬰兒的象徵。如果寶寶1歲後仍然使用奶瓶,在他的意識裡自己就仍然是個小baby,無疑不利於寶寶的心理成長和獨立性的培養。
瞭解了“超期”給寶寶使用奶瓶的壞處後,估計大部分媽媽的腦海中,都會冒出這樣一個問號:
六、“寶寶這麼小,可以用杯子喝奶嗎?”
媽媽可別小看寶寶了!只要寶寶發出了以下幾個訊號,你就可以開始逐步讓他戒掉奶瓶了:
具備了獨坐的能力。通常6個月後,寶寶會慢慢發展出獨坐的能力,這時逐步開始用杯子給他喝奶,寶寶才不會“一喝就倒”。
開始新增輔食。隨著輔食的逐步新增,寶寶咀嚼食物的能力越來越強,口脣、牙齒、舌頭的配合越來越好,已經做好了用杯子喝奶的準備。
抓握能力發育得較好。當寶寶能夠撿起身邊的玩具、能夠把玩具或食物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上,甚至開始會搶奶瓶了,這就說明寶寶的抓握能力發育得比較好,可以試著給寶寶戒掉奶瓶了。
七、如何讓寶寶逐步戒掉奶瓶?
前面說的都是理論,媽媽們一定更想知道,如何才能幫助寶寶戒掉奶瓶吧。
1、找到合適的替代物
要想寶寶忘掉奶瓶這個“舊愛”,杯子這個“新歡”就一定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了。最開始給寶寶選擇的杯子,一定要容易抓握、不易碎、有緊扣的蓋子,同時顏色圖案要符合寶寶的“審美需求”,這樣寶寶才能對杯子產生興趣。
2、記住“中午→早上→晚上”的原則
一天當中,寶寶在晚上對奶瓶的依賴是最大的,其次是早上,此時奶瓶對寶寶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喝奶的工具,更是一個安撫物。因此,給寶寶戒奶瓶這好似最好從中午這頓奶開始,一段時間後,早上那頓奶也可以試著用杯子喝了,最後再戒掉寶寶晚上使用奶瓶的習慣。
3、多示範、多引誘、不強迫
有些媽媽知道不能長期給寶寶使用奶瓶後,急著在一個月、甚至一週時間內,就讓寶寶養成用杯子喝奶的習慣,這未免有點太心急了!通常來說,寶寶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一年、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戒掉奶瓶。
媽媽在幫助寶寶戒奶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的“迂迴戰術”,不能與寶寶發生正面的衝突。可以耍點小心機,多在寶寶面前用杯子喝水,和寶寶玩“用杯子給布娃娃喂水”的小遊戲等。只要媽媽堅定要給寶寶戒奶瓶,慢慢引導,給寶寶足夠的時間來過度,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可以成功戒掉奶瓶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