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任醫師 趙邑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於皮脂溢位較多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面板病。表現為暗紅或黃紅色斑、表面有油膩鱗屑,常伴瘙癢,嚴重者可出現滲液、糜爛、結痂。

  脂溢性皮炎按皮損表現不同可分乾性和溼性兩類。

  乾性多為紅斑脫屑性損害,溼性多為丘疹、水皰,搔抓後可產生糜爛、滲出,並結成黃色痂皮。常瘙癢難忍,病情緩慢,反覆發作。好發於皮脂溢位區,往往侷限於頭皮,嚴重者可向面部、鼻脣溝、眉、眼瞼、胸背中部、臍窩及腹股溝或腋部發展。皮損初為毛囊性小丘疹,逐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黃紅色斑片,上覆油膩性鱗屑結痂,重者可呈輕度滲出性溼疹樣皮炎,侷限於某一部位或泛發,甚至發展為紅皮病。由於部位和損害輕重的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差別。

  1、頭皮。常呈紅斑或毛囊性丘疹,可有小片脫屑,部分表面可有油膩性黃色痂,頭髮乾燥、細軟、稀疏。

  2、面、耳、耳後及頸。常由頭部蔓延而來,呈白色鱗屑或黃紅色、油膩性痂皮。眉及其周圍瀰漫性紅斑、脫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眼瞼受累呈瞼緣炎,嚴重者可出現糜爛。耳後可表現為潮紅、糜爛和皸裂,可為單側或雙側,多見於女孩及青年女性,脂溢性外耳炎多見於老年患者。

  3、鬍鬚。多見於中年男性,毛囊口輕度紅腫,有小的淺褐色結痂。有的表現為毛囊口膿皰並有油膩性鱗屑,基底周圍鮮紅。

  4、軀幹。常見於20歲以上的男性,好發於前胸和肩胛骨間,開始為小的紅褐色毛囊性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逐漸形成圓形、橢圓形淡紅色斑片,境界較清楚,可融合成環形或地圖狀等,表面可有油膩性細碎鱗屑。

  5、皺褶部。常見於腋下,腹股溝,乳房下和臍窩,多見於30~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皮損表現為邊界清楚的紅斑、上有油膩性鱗屑。由於區域性多汗,易繼發感染,或不當的治療可使皮損發展。生殖器被累及時,可形成圓形的紅斑和鱗屑及面板剝脫,呈現亞急性溼疹或銀屑病樣表現,無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的特徵。

  6、四肢。四肢的伸側較屈側多見,表現為黃紅色或淡紅色斑塊,由於搔抓、可形成糜爛而似溼疹。

  7、嬰兒脂溢性皮炎。出生後2~10周嬰兒,頭皮、前額、耳、眉、鼻頰溝及皺褶等處出現圓形紅斑,邊界清楚,上覆有鱗屑,紅斑可擴充套件融合並有黏著油膩性黃痂,間有糜爛滲出,炎症比較顯著,對稱發生,微癢,一般患兒可在3周到2個月內痊癒。若持續不愈,常與嬰兒異位性皮炎併發,也可繼發細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嬰兒無成人的毛囊損害與皮脂溢位。

  脂溢性皮炎臨床上變化多端,有的侷限於頭部;有的泛發。由於反覆搔抓和不適當的治療還可造成紅皮病、毛囊炎、癤腫、淋巴結炎等。

  溫馨提醒

  脂溢性皮炎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飲食上以清淡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及太油膩的食物;患處避免濫用護膚品,以免傷害面板本身的水油均衡機能,造成面板水油代謝紊亂;注意合理作息,避免熬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