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如雙下肢不等長,髖膝踝關節功能受限,骨盆的傾斜,脊柱的畸形,肌肉痙攣或軟弱無力,疼痛,心理因素等。股骨頭壞死患者出現跛行的原因主要是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肢短縮。如股骨頭塌陷致患肢短縮,該腿著地時同側骨盆下降,而致同側肩傾斜下沉,對側擺動腿髖膝過度屈曲與踝背伸加大,出現斜肩步。
患肢疼痛時常呈防痛步態,患側足剛一踏地便抬起,而健足落地重而時間長。功能受限主要表現為患髖內收,患側膝關節便緊緊向健側靠攏,甚至兩膝內側相互摩擦。
導致股骨頭壞死的因素有哪些?
1、長期飲酒,通常有5-10年的飲酒史;
2、長期服用激素史,如有慢性腎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需要服用激素,還有的是濫用激素等;
3、外傷史,如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頭骨折等,越年輕的股骨頸骨折病人,術後併發股骨頭壞死的機率越大;
為什麼骨壞死容易發生在股骨頭?
人體任何部分都可能發生骨壞死,僅就缺血性壞死已經發現40餘處,這與生物力學和解剖學方面的特點有關。因股骨頭為終末血管呈扇狀20~25支,在頭頸交界形成動、靜脈環,其來源於旋股內外動脈。
1、負重大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支撐著整個軀幹的重量,頭與臼之間壓力必然增大,長期保持著這種較大的壓力,不但容易造成結構上損傷,而且影響區域性的血流迴圈。
2、剪力大
髖關節不同於其他負重關節那樣兩骨端關節力線垂直,股骨幹與股骨頭頸之間形成132°的角,軀幹的重力是由髖臼通過股骨頭,頸移行至股骨幹,力線不垂直,就形成了剪力。因此,頭頸所承受的生理壓力要比其他關節大得多。
3、活動範圍大
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僅次於肩關節,伸展、內收、外展、旋轉等。能完成各軸向運動,損傷的機會也較多。
4、血供少
股骨頭的血供主要依靠囊外動脈環發出的外側支援帶和內側支援帶動脈,血管的吻合支量少且薄弱,當一支血管被阻斷而另一支不能及時代償時,即會造成股骨頭的供血障礙。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大多發生在前外側?
股骨頭壞死後,常出現骨質碎裂、塌陷、頭形變扁等,這都是壞死的普遍現象。通過臨床大量病例觀察,發現股骨頭壞死開始大多發生在前外側,這主要是重力集中的原因。
大量臨床事實證明,應力集中可使軟骨下的骨小樑斷裂,可使骨質壓縮,骨髓內壓應力上升,最終導致骨壞死。我們所見大部分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連的患者的股骨頭保持圓形,不塌陷。髖臼外緣之下也就是在股骨頭的外側是股骨頭負重的主要部分,因此易發生壞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表現如何?
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發病初期可無明顯症狀,其症狀與X線表現不一定呈平行關係。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髖部輕度疼痛,尤以勞累或行久後疼痛明顯,疼痛常向腹股溝區或臀後側、外側或膝內側放射。隨著跛行及髖痛加重,患髖呈輕度屈曲、內收畸形、外展及內旋活動受限。症狀可持續加重,晚期表現為骨關節炎症狀。
股骨頭壞死患者運動注意事項的有哪些?
1、股骨頭壞死需要臥床,要進行上肢功能鍛鍊,用拉力器等器械輔助,同時注意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以及健側髖關節。
2、在活動過程中,防止摔倒,因為股骨頭壞死髖關節活動受限,骨質脆弱,所以反應能力下降,易出現骨折,戶外活動時最好有他人照顧。
3、股骨頭壞死中、後期,髖關節活動受限較嚴重,還要堅持扶拐行走,如果不能扶拐行走,可坐輪椅車進行戶外活動。
4、股骨頭壞死早期可扶拐行走,雙側股骨頭壞死扶雙柺行走,可根據病情制定早、晚行走距離。如果病情允許,身體狀況好,可以騎自行車或騎三輪車。
由於以上這些表現並非僅見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易與其它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相混淆,因此應到專科醫院找醫生確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