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個童話故事:
從前,有一位萵苣姑娘,她有一頭漂亮的金髮,長得非常美麗。她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巫婆每天都對萵苣說:“你的樣子很醜,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萵苣姑娘相信了巫婆的話,怕被別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經過塔下,看到了她那仙子般的美貌,愛上了她,救出了她。萵苣姑娘才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這雖然只是一個童話故事,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卻偏偏就是這樣:明明孩子資質很好,卻被爸爸媽媽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導致喪失了自信,別說開發智力,就連原有的天賦都被埋沒了!
有一種“笨”是學來的,這三種方式會毀掉孩子的信心!
1、給孩子定下達不到的目標,只會一再的傷害孩子的自信!
孩子明明只是中游偏上的成績,父母非得要求孩子考前幾名,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了一堆學習任務,孩子根本做不到。這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況,一味分派學習任務,又不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永遠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這樣,不用家長說,他都會覺得自己很笨。
2、大量的負面暗示,讓孩子永遠失去了自信!
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上面故事中“巫婆”的角色。
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資訊。比如,當別人誇獎孩子時,父母會謙虛“哪裡,我這孩子笨死了,繫個鞋帶都不會”,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梅梅多聰明!”久而久之,孩子怎麼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3、過早的知識啟蒙,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一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積極地對孩子進行超出其年齡階段的智力開發。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並不理解,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學越愛學,不要再盲目教授知識,而是應該把激發、呵護、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一旦孩子自己有興趣了,自己都會找方法學習。
為了預防以上三種現象的出現,對家長們有以下三個建議:
1、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裡會釋放出“腦內嗎啡”,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很想重複這一經驗。對孩子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而這樣一次次的成功體驗,會讓孩子信心十足,動力十足,自覺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
2、支援孩子探索
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而且,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要為孩子找一顆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就能達到。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才有學習的熱情,才有堅持不懈的原動力,才能自覺學習並快樂著。
3、告訴孩子,失敗了沒有關係
當孩子失敗時,不要擺出憐憫的態度,也不要唉聲嘆氣,更不能責罵孩子。
你要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的。應該說,父母允許孩子失敗,就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