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曹光磊

  足底凸起病人的治療預防方法如下:

  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

  治療的目的是將垂直變形的距骨復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應在出生後儘早開始治療。在患兒生長髮育過程中,可根據患兒的年齡、畸形程度選擇治療方法。開始可採用手法整位、石膏及克氏針固定術,若手法整復失敗,可在3歲時行切開復位。也有學者主張3個月時即可採用手術治療。對4~6歲患兒,易先行軟組織手術,再試行手法整復固定。對6歲以上的患兒,一般不再做任何手術,因為距骨頭易發生缺血性壞死,切開復位常失敗,需待10~12歲以後做三關節融合術,切除攣縮組織,進行相應的楔形骨切除術,包括距骨頭和舟骨的切除術。

  2、手法矯正

  由於本畸形比較僵硬,故治療越早越好。通常認為出生後的三週內,是治療本病的最佳時機,採取手法整復有可能成功。

  (1)手法矯正石膏固定:先被動牽拉腓腸肌和跟腓韌帶,操作者一手向遠端和內側牽拉足跟,另一手推擠跟骨前端,需維持10秒鐘,繼之將前足向跖側、內翻和內收方向牽拉,使背伸、外翻肌拉長;然後向遠端牽拉前足,以牽長脛舟、距舟韌帶,並逐漸使前足內收和內翻。每個動作要技術10秒鐘,每次應堅持15分鐘。最後用長腿石膏固定,保持前足跖屈、內翻及後足背伸的位置上固定。一般每2~3天更換一次石膏,並依上述步驟反覆進行手法整復,牽拉攣縮的軟組織。大約4~6周之後,可試行閉合復位。開始沿足畸形方向牽引前足和舟骨,使舟骨位於距骨頭之上,跟骨位於距骨之下。然後從足內側向背側推擠距骨頭,牽拉足跟使其內翻,同時把前足跖屈、內翻,使距舟關節恢復正常的解剖關係。

  (2)手法復位克氏針固定:經上述6~8周手法治療後,若復位成功,可自第1、2趾間向後穿一枚克氏針,貫穿距舟關節,將足固定於跖屈內翻位,並用管型石膏固定。2~3周後更換石膏,增加足背伸,石膏固定至少3個月。即使手法矯正失敗,也要堅持固定,以鬆弛軟組織,為手術復位做準備。

  3、切開復位

  若閉合復位不滿意,患兒已三個月,應採取切開復位。手術鬆解攣縮的關節囊及韌帶,主要包括:①距舟韌帶背、外側部分,②脛舟韌帶、分岐韌帶,③跟骰關節囊背、外側部分,④跟腓韌帶、距跟骨間韌帶。與此同時,延長攣縮的肌腱,如跟腱、脛前肌腱、趾長伸肌腱和腓骨長短肌肌腱。繼之在直視下將距舟關節復位,恢復足的正常力線後,用一枚克氏針將楔、舟和距骨固定。然後緊縮縫合跟舟跖側韌帶、距舟關節囊跖側及內側部分,將脛後肌腱向遠端移位,固定在第一楔骨的跖側。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8~12周。通常在術後六週拔出克氏針。

  預防方法

  1、孕婦要保證睡眠充足,早睡早起,規律作息,不上火,預防胎兒畸形。

  2、飲食方面要注意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提供,又不能吃得太多,而且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預防胎兒畸形。

  3、注意孕期心理衛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定期體檢,預防胎兒畸形。

  4、母親在懷孕期間避免接觸有害因素的環境,如農藥、有機溶劑、重金屬等化學品,或過量暴露在各種射線下,或服用某些藥物。

  5、鼓勵孩子經常參加適量的體育鍛煉,使他們身體的肌肉及韌帶得到適當的刺激,像跳繩,跳高,跳遠等活動可以使足弓得到較好的鍛鍊,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應儘量穿軟底鞋,最好穿專業的運動鞋,切忌讓孩子穿太小的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