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屬中醫“協痛”“黃疸”等範疇,病因由於感受外邪、七情內鬱、恣食肥甘厚膩導致肝膽鬱結或中焦溼熱,肝膽疏洩失常,致膽氣鬱結久熬成石。
中醫根據臨床症狀不同,分為以下型別:
1、肝鬱氣滯證
臨床表現:脅肋痛或絞痛時牽扯掣背部疼痛,口苦咽乾,心煩易怒,脘腹脹滿,不欲飲食,或呃逆噯氣,舌暗紅苔薄白,脈弦。
治療方法:疏肝理氣,排石止痛。
2、膽火熾盛證
臨床表現:脅肋及脘腹灼熱疼痛,痛連肩背,口苦咽乾,噁心,便幹,或有黃疸,舌紅苔黃幹,脈弦滑或弦數。
治療方法:清熱瀉火,利膽排石。
3、溼熱內蘊證
臨床表現:脅肋脹悶疼痛,背部酸沉疼痛,口苦而黏,噁心欲嘔,厭油膩,周身睏倦,大便不暢或便溏,目黃身黃,尿黃,舌紅胖,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療方法:清熱祛溼,利膽排石。
4、毒邪熾盛證
臨床表現:除有溼熱內蘊證候外,尚有寒熱往來,神昏譫語,持續腹痛,肌緊張,拒按或反跳痛,休克等徵象。
治療方法:宜及早採取手術治療。
5、正虛邪陷證
臨床表現:隱鈍痛持續存在,神智不清或昏迷,面色枯萎,語聲低微,面板黃晦,間成青紫,甚至有出血傾向;腹呈氣臌,輕度壓痛,肝臟腫大,並多有觸痛,小便黃短,大便祕結,舌質絳紫,舌苔乾枯如砂皮樣。脈象弦數或沉數。
治療方法:芳香開竅、鎮靜、清熱解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