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疼痛多見於老年人,主要原因是髖關節數十年的過重關節軸向負荷導致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所致。但是在臨床上確有部分中青年患者,尤其是經常運動,也會表現為髖關節的長期疼痛,這種情況用上述發病機制就很難做出解釋。
目前因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被迫接受關節置換的患者中,約有20%~30%是由髖關節發育不良及髖關節撞擊綜合徵(FAI)引起的,而上述疾病完全可以通過早診早治,延緩、甚至避免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另外,由於該類患者的年齡較輕,發病時間不長,病變發生的部位比較特殊,以及病變主要是累及軟骨組織,所以普通的X光線檢查難以發現病變的存在。
FAI指的是股骨和髖臼解剖學異常,在髖關節活動過程中發生股骨近端與髖臼邊緣的異常碰撞,導致髖臼盂脣和相鄰的髖臼軟骨損害,從而引發髖關節疼痛等症狀,最終導致髖臼盂脣和關節軟骨損傷,進而引起退行性關節炎。是年輕患者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誘因。由於撞擊多發生在髖關節屈曲時,而且撞擊的部位主要位於髖關節前方,因此常常出現腹股溝區域的疼痛,尤以雙腿併攏下蹲時最為明顯。
因此,如果年輕人出現腹股溝區疼痛伴有關節彈響或突然出現交鎖症狀,或勞累、或長距離行走後出現髖部疼痛,應儘早接受髖關節前方撞擊試驗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一旦確診為髖關節發育不良或FAI,應儘早手術治療,可以延緩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進展,從而使進行髖關節置換的時間推遲 10~20 年,甚至更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