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損傷所致的髖臼骨折是當前骨科領域的研究熱點,過去30年髖臼骨折的治療發展迅速,死亡率大幅下降。要獲得遠期良好的臨床效果,髖臼骨折的解剖復位是基礎,解剖復位患者的功能優良率明顯高於非解剖復位患者。對於複雜的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為手術治療的首選是目前醫學界的共識。
目前,髖臼骨折的治療大多遵循 Letournel 提出的雙柱理論,髖骨由髂骨、 坐骨和恥骨組成,髖臼好像位於弓形中,這個弓包括2個臂,分別稱為髖臼的前柱(髂骨-恥骨柱)和後柱(髂骨-坐骨柱)。Judet及其同事在1964年發表了髖臼骨折的解剖分類,之後Letournel對其做了修改,把髖臼骨折分為5種單一骨折和5種聯合骨折。其中,5種聯合骨折包括後壁和後柱聯合骨折、橫行和後壁聯合骨折、T型骨折、前柱和後柱半橫行聯合骨折和雙柱骨折。髖臼窩後方由坐骨體內翻形成的四邊形區域稱為四邊體(或四方區),前、後柱呈60°相交形成一個拱形結構,稱髖臼頂,是髖臼主要負重區,四邊體上方參與主要負重區的組成。除了單純的前壁或後壁骨折外,其餘骨折型別均可能涉及到四邊體,由於其特殊的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在內固定植入位置及方向上要求更高。
複合型髖臼骨折是較嚴重而複雜的關節內骨折,主要發生於青壯年的高能量損傷,其療效及預後與復位固定質量密切相關。特別是涉及包括髖臼四邊體的各種型別骨折,手術時要求儘可能解剖復位,早期功能鍛鍊,以減少遠期併發症的發生。但對於複雜的髖臼骨折,尤其是涉及臼頂區、髖臼四邊體的粉碎性骨折,由於髖臼的臼頂部、內壁較薄並鄰近股骨頭,極大限制了在這一區域內使用的內固定型別。 常用的平行於四邊體的螺釘放置較為困難,易誤入關節腔或盆腔, 即使達到解剖復位,遠期也有可能復位喪失。 因此,設計符合區域性解剖又利於醫師術中操作的內固定物極為重要。
骨盆內側壁斜形鎖定組合板(Medial Pelvis Combined Locking Oblique Plate,MEP-CLOP)的設計理念基於在骨盆內側壁固定複雜的聯合骨折,保證復位後有效的固定,只採用一種內固定物兼顧儘可能多的骨折區域,以及安全置釘降低手術操作難度。根據初步試驗研究結果和臨床應用,發現MEP-CLOP在治療複雜的髖臼骨折尤其是涉及四邊體部位的骨折方面,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一、解剖型設計貼合骨盆內側壁
髖臼骨折內固定目前臨床上的選擇有解剖重建板及螺釘固定兩種。有學者通過對髖臼骨折內固定的生物力學研究發現,就固定強度而言,後柱鋼板聯合前柱逆行拉力螺釘以及後柱鋼板聯合前柱鋼板均可滿足臨床要求,其中前者的固定強度最大,但是前柱逆行拉力螺釘技術對操作者技術和裝置要求較高,而且不能在直視下進行固定,如果偏離方向,前柱螺釘可能穿入關節內並損傷髂外血管和股神經等。臨床上對於複雜的聯合性髖臼骨折,採用重建鋼板固定最為常見,尤其是對於粉碎嚴重、骨質較差的患者。但重建鋼板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精確預彎以適應骨盆不規則的平面,加之固定範圍有限,容易造成固定失敗及二期復位丟失。MEP-CLOP的外形與骨盆的不規則平面相匹配,無需預先塑形,寬大的外形覆蓋了整個骨盆內側壁,對於粉碎性骨折有很好的復位和固定效果。鋼板表面的鎖定釘孔避免了由於患者骨質太差而造成螺釘把持力不足,導致二期復位丟失的狀況。
二、板體中心區獨特的網格設計
擁有獨特的網格設計,不僅使板體曲線更貼合於骨面,也利於在術中直視下觀察復位情況。針對於四邊體的粉碎骨折, 網格區也可作為植骨放置區域。
三、組合式設計應用範圍廣
的研究結果證明,髖臼外表面的應力與應變主要集中分佈在髖臼頂部( 髂骨支援區,臼頂部)、髖臼的後下區(坐骨支援區,髂坐柱)和前下區(恥骨支援區,髂恥柱),即髖臼外表面的應力傳導模式呈三點式 。MEP-CLOP在兼顧三個主要應力承載點的同時,其獨特的組配式設計使得覆蓋範圍更大,包括了整個前、後柱和髂骨翼,滿足了幾乎各類髖臼骨折的需要。主機板通過與各型附屬板的組合,真正做到了各取所需,臨床醫師可根據患者的骨折型別在術中隨意搭配。
四、手術採用前側入路就可同時固定前後柱
手術入路的選擇是髖臼骨折治療中的關鍵點,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是高質量復位的前提,也更有利於病人術後關節及肢體功能恢復。大多數學者認為,髂腹股溝入路可顯露從骶髂關節起到恥骨聯合的髖骨盆面結構,包括完整的前柱、四邊體表面和後柱的內側表面。對於前柱骨折,能在直視下進行復位和固定,但該入路對後柱結構顯露不足,僅能顯露後柱的部分表面。改良Stoppa入路雖然具有創傷小、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等優點,但其不能直視四邊體後部,視窗較小,應用範圍有限,一旦伴發髂窩及髂骨翼骨折需要額外的輔助切口。
Kocker-Langengback入路主要用於後柱伴後壁、橫行伴後壁、T型骨折,對於髖臼上壁和臼頂骨折也可以達到比較清晰的顯露,缺點是顯露髖臼上壁和臼頂時需要剝離臀中、小肌,而該項操作是引起術後異位骨化的重要因素。擴大的髂股入路可以同時顯露髖臼前柱和後柱,但存在創傷大、出血多,操作較為困難的缺點,且對於髖臼前、後柱的顯露分別不如單純的髂腹股溝入路和K-L入路更清楚。基於以上原因,國內外很多學者建議,對於累及雙柱的複雜髖臼骨折,前後路聯合切口可以更好的復位固定。
以往單一前側切口進行後柱固定時,一般採用縱向螺釘盲穿固定後柱骨折,極易穿透髖臼骨板的薄弱區,螺釘進入關節或盆腔會引起嚴重併發症。近年來,有學者嘗試各種方法採用單一的前側入路固定複雜的髖臼骨折,如計算機導航引導下的螺釘固定技術,前路鈦板結合四邊體螺釘技術等。但導航技術學習曲線長、裝置成本高,很難推廣使用。前路四邊體螺釘技術存在對於移位較大粉碎嚴重的骨折固定不牢固的缺點。
MEP-CLOP鋼板主體上部的三個鎖定孔採用鎖定導向技術防止螺釘誤入髖臼及盆腔,鎖定導向釘可以兼顧解剖板本身與骨標誌,正確引導螺釘方向,使置釘的準確性大幅提高。僅採用單一的髂腹股溝入路即可通過2根鎖定位置螺釘復位後柱骨折。此項設計使得術中操作更為安全、簡單,寬大的鋼板可以使粉碎的骨折塊更好復位,鎖定釘可以保證復位後牢固的固定,相較於單純的螺釘固定更具優勢。
五、不用進入真骨盆可直接復位固定粉碎四邊體骨折
沿骨盆界線放置重建板內固定為髖臼骨折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涉及四邊體骨折時,由於該區域的解剖特點,使得暴露困難,螺釘很難安全置入,鋼板在此部位的釘孔常處於曠置狀態,不能直接有效的固定骨折。MEP-CLOP鋼板主體下部的螺釘孔允許大角度的斜行置釘,配套設計的導向套筒和骨盆拉鉤可以在不進入真骨盆的情況下復位固定骨折,增加了固定強度。三個固定角度的普通螺釘孔限制了螺釘的打入方向,有效防止螺釘穿出。精準的螺釘置入降低了直接進入真骨盆復位、固定的風險。
複雜的髖臼骨折一直以來都是骨科學界熱烈討論的話題,隨著臨床診療技術及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發展,手術技術和內固定物也逐漸向著微創、安全、有效的方向發展。螺釘、鋼板作為最常用的內植物,近年來材料及置入方式也時有創新,雖然諸多的新技術使得髖臼骨折的治癒率有了很大提高,但神經、血管損傷,骨折不癒合,內固定鬆動等併發症的發生仍是臨床上的棘手問題。目前,鋼板螺釘固定技術依然是複雜髖臼骨折首選的手術方式。拉力螺釘技術雖然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特點,但對於粉碎嚴重、骨質較差的患者並不適用,且對術者的手術技術及手術室的硬體條件要求很高,學習曲線長不易掌握,一旦操作失誤會造成螺釘穿入關節,損傷血管、神經等災難性的併發症。
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根據髖臼的生理解剖和力學結構特點設計了骨盆內側壁斜形鎖定組合板(MEP-CLOP),是為解決複雜的髖臼複合型骨折,尤其是伴有四邊體移位的髖臼骨折難以復位和可靠固定而設計的新型內固定鋼板 。雖然該研究結論尚有待於生物力學試驗和進一步臨床應用驗證。但MEP-CLOP的出現使固定複雜髖臼骨折不再是高階醫師的專利,微創、簡便、安全的操作方式讓具有一定臨床經驗和手術技能的醫師也可以掌握這類手術技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