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社交媒體爆料,北京一九零後少女攜閨蜜赴韓整容,因手術後五官改變大而遭到海關拒籤。隨著審美的改變,近些年,整容蔚然成風,早已不再是“阿姨媽媽”們的專屬,整容群體逐漸趨於低齡化。
整容市場現狀
美容整形受到越來越多時尚、愛美人士的青睞,但目前美容整形行業魚龍混雜,一些不法商家為牟取利益設下的各類“美麗陷阱”甚至讓部分消費者美容不成反毀容。
微信微博拉客整容,注射針劑真假難辨
一些商家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釋出整形美容的資訊。在微博上,能搜尋到上千名提供微整形的使用者,微信上也有許多類似店鋪。目前國內審批通過的微整形藥劑供貨商只針對醫療機構銷售,流通到朋友圈和淘寶中銷售的藥劑有95%都是假的。
醫療資質良莠不齊,無證越界行醫普遍
美容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類,而注射美容屬於醫療美容範疇,生活美容只能做潔面、護膚這種普通的護理類美容。然而,現在市面上許多毫無資質的美容院也在悄悄進行著醫療美容。市面上許多美容機構打著“韓國醫生”的旗號來中國進行手術。如果外籍醫生要具備到北京行醫的資格,必須通過外國醫師在京短期行醫資格考試。據瞭解,每年參加這個考試的外籍醫生很少,有些年通過考試的韓國醫生只有1人。
整形美容價差巨大
調查發現,除了部分美容醫師和美容機構無證行醫外,整形美容巨大的價差也早已經成為業內“公開的祕密”。除了部分整形美容機構的進貨渠道不一造成價差大,現在整形市場的價格有50%以上的錢是用來作為渠道和銷售費用的。
各種培訓機構氾濫
一些“微整形培訓機構”稱可以為學員提供面部整形理論和注射填充技術等培訓,學員經過短時間培訓後取得機構頒發的資格證就上崗。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資格證”並不被正規醫療整形機構承認。一些所謂的“培訓機構”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安全隱患,影響行業規範化發展。
整容的四大心理誤區
整容是一門學問,外行的人容易在整容世界中迷失方向,讓人有整形衝動的因素有太多,每一個人都有她們自己的理由,但是這四種整容的誤區我們要遠離。
1、趨之若鶩追求明星臉
整成明星臉的案例很多,手裡攥著明星的照片,包包上掛著明星鑰匙扣,一臉稚嫩地央求醫生把自己整成明星的少男少女也不在少數。人們想把自己整成明星臉這件事可能出於多種動機,比如,對明星成就的認同、愛屋及烏從而發展到喜歡明星的一切,包括他們的長相;還有的人本身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一直希望改變,於是把明星當成一個參照。這幾種心態還不能算是病態,心理學研究證明,相貌對於人獲得某些工作或者機會是有影響的。但如果因瘋狂追星而整容,則應當重視其動機。
2、將美貌當成就業資本
有很多大學生為了尋找工作而整形,他們認為外貌是非常有利的就業資本。每到畢業季,來整容的大多是年輕女孩,為求職而來的佔六七成。在就業壓力比較大的社會環境下,人們都面臨巨大的競爭,對失敗的歸因不盡一樣。有人把應聘不成功歸結為自己相貌不如人。在某種程度上說,外貌的確可以給自己加分,但應該注意的是,能力還是決定就業好壞的最主要因素。
3、整容上癮也是一種病
當整容者對整容手術產生強烈依賴感的時候,就容易上癮。有不少人本來只打算做一、兩項手術,比如隆鼻、割雙眼皮,但手術結束後,發現效果不錯,就對身體的其他部位感到不滿意,便提出增加整形專案。像這種無論怎樣改,對自己的相貌都不滿意,甚至上癮的情況,形成了一種心理障礙。因為性格中有完美主義,偏執地認為自己長得不夠理想。另外這種不停整容的人,也可能是出於不自信,是一種掩飾自卑的做法。通常他們在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討人喜歡,但又需要別人喜歡和關注自己。
4、通過整形改變命運
想通過整容來改變運氣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你無法用迷信來概括他,但他就是屢屢受挫,所以怪自己長了一副“倒黴相”,或影響自己的財運,或影響夫妻關係。他們很把這當一回事,覺得如果不整形,就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通過整形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還沒有一個科學的說法,但是因為外貌變得漂亮了,能夠讓人自信或者更讓人接受,從而做事的時候更順利也是可能的。
整容前做好準備
為了最大程度降低修復率,避免二次傷害,首次整形前一定要慎重考慮。
1、要想清自己要什麼,對手術有個合理預期
由於整形手術受先天條件限制,對手術的預期效果,既要有巨集觀規劃,更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根據自身現有條件,和醫生反覆溝通,共同確定手術效果。
2、選擇正規美容機構
在選擇醫院或美容機構時要仔細檢視目標單位是否具有行醫資格證,醫生是否具有醫師資格證,業務範圍是否包括整形手術,尤其應該注意一些美容院是否具有資格為顧客做相關整形手術。
3、美容只是一種時尚,切莫把時尚變成消費,要冷靜看待整形手術
整容既不是必需品,也不是洪水猛獸,它只是一種讓自己變得美的行為。只有理性、冷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整形手術,才能“錦上添花”,讓自己變得更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