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屬於腦梗塞的一種。由於腦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使區域性腦組織供血不足,進一步軟化、壞死。根據腦內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狀亦不同。腦血栓是中風發病率最高的,佔全部中風病例的半數以上,多發生在55-65歲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於女性。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初期可有肢體麻木、無力、頭暈、頭痛等表現,2-3日內可出現半側肢體失靈、失語、意識障礙、昏迷等情況,嚴重者造成死亡。
正常腦血管造影
左側大腦中動脈主幹嚴重狹窄
顱內大腦中動脈狹窄
腦血栓的病因
1、血管壁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約70%的腦血管病患者有之)、動脈炎(結核性、寄生蟲性、膿毒性等感染引起)、先天性異常(動脈瘤、血管畸形等)。
延伸閱讀:動脈硬化的發生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脂過高、高血壓以及血流動力學異常有關。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被認為與血脂過高,特別是一種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物質含量過高有關。也與生活方式、營養和遺傳因素有關。如吃進的食物中含脂肪(肥肉、油脂)、碳水化合物(糖、澱粉等)過多;體力活動過少;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其家族史(父母或/及兄弟姐妹有同樣疾病)等。有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與載脂蛋白等基因突變有關,後者是一種與脂肪代謝有關的蛋白質。
2、血液成分病變: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癥、脫水、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2)、凝血機制異常。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應用抗凝劑、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此外,妊娠、產後、手術後及服用避孕藥等可造成易凝狀態。
3、血流動力學改變:如高血壓病(約佔非栓塞性腦血管病的55%-75%)、低血壓、心臟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纖顫、傳導阻滯)等。
4、其他:
1)、血管外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大血管鄰近的病變(如頸椎病、腫瘤等)壓迫,影響供血不全;
2)、顱外形成的各種栓子等。發病前有高血壓病史的佔60%-70%。三氧大自血療法治療腦血栓的機理
三氧和血液發生生化反應使血小板功能活性下降,血漿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增強,凝血活酶啟用時間延長和纖維蛋白原含量減少,達到溶解血栓、抗血小板凝集和恢復血液流速的作用。三氧和過氧化氫可以加速三羥酸迴圈,增加基礎代謝,促進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分解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物質,到達恢復血管暢通和增加血管彈性的目的。另外,由於三氧具有很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而對細菌、病毒和真菌有殺滅作用,還對蛋白質、脂類複合物和細胞膜的代謝有良好作用,並能改善細胞代謝、血流動力學性質和血氧輸送能力。
小卡的同事每年會帶著患有高血壓的婆婆去做一個療程的三氧大自血,她說雖然老家人還沒有任何腦血栓的症狀,但是防患於未然。延伸閱讀單純小中風並不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但它卻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標誌。為了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需要積極有效地治療小中風。現階段提出:
1、持續30分鐘的小中風,應視為缺血性卒中,需要臨床密切觀察;
2、超過1小時的小中風,應按照腦梗死進行超早期診斷和溶栓治療(最佳治療時間是發作後的6小時內施治)。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腦血栓
1、飲食調整
按照多品種、適量與平衡的飲食原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對預防中風有益的食物。據報道,牛奶、魚肉、黃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蔥、草莓等對預防血栓是有益的。
2、飲水充足
每日正常飲水量應達2000~2500毫升,對老年來說,更要多飲水,老年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血粘度,減少腦血栓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粘度,減少腦血檢形成的危險性。
3、戒降菸酒
要戒降菸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4、勞逸結合
用腦要適度,不要持續時間太長,60歲以下者用腦一小時,應休息10分鐘左右,60歲以上者用腦半小時,應休息5~10分鐘,以免過於疲勞而誘發腦中風。
5、生活規律
老年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6、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睡。
7、體位變化要緩慢
腦血栓形成往往發生於夜間,尤其是上廁所時刻。因為夜間本身血流緩慢,加上起床時體位變化,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所以夜間臨廁時一定清醒後,緩慢起床。其實,平時做家務也要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腦部缺血。
8、注意天氣變化
老年人天氣適應能力減弱,過冷過熱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誘發腦中風,因此,氣溫變化驟冷驟熱時一定要採取相應防範措施。
9、控制體重
通過運動消耗體內過多脂肪,以降低血脂減少腦中風危險性。
10、慎用藥物
久服催眠藥、鎮靜藥、抗精神藥、止血藥、利尿藥、清熱藥(如複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藥(如氨茶鹼),可使腦中風機會增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