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治醫師 羅巨集賓

  面板病外用藥物療法,操作方法簡單,且經濟,在小兒面板病的治療上尤顯重要。 但小兒面板有特殊的生理特點,藥物外用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更會因吸收過量而中毒或產生其它副作用,加重病情、 增加痛苦,因此小兒面板病使用外用藥時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1、根據小兒面板特點選擇外用藥物劑型

  小兒面板較成人菲薄,外觀平坦、細嫩, 紋理細膩抵抗力差, 容易損傷,體表面積按公斤體重計算較成人大,面板散熱快、耗熱量多、吸收面大。面板科外用藥物劑型有洗劑、軟膏劑、酊劑、擦劑、粉劑、硬膏劑、塗膜劑、氣霧劑等,在選擇時應瞭解每種劑型的製備特點,以及新增的輔形劑、溶劑、助溶劑、透皮吸收促進劑等,以免發生不良反應。如混懸劑不宜用於毛髮部位,凝膠劑久用可引起面板乾燥,對發炎組織會引起燒灼感、蟄刺感及瘙癢等。

  2、根據皮損的狀態及用藥的部位選擇外用藥

  小兒面板血管系統相當發達,血管網比成人更接近表皮,其對外環境影響的反應也更為強烈;且面板損傷後可致角質層喪失屏障作用,從而使藥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強。如一般的面板潰瘍, 可使藥物的滲透性超過超過正常面板的 3~5 倍,甚至原來不能透皮吸收的物質產生透皮吸收,從而引起疼痛、過敏、中毒等副作用,因而小兒面板一般不宜用刺激性較強的外用藥。但掌部、足底部因角質層和透明層較厚,缺乏毛皮質結構,透皮吸收能力較差,外用藥時宜加大劑量;指( 趾) 甲外用藥物更難滲透,應先軟化甲、或拔甲、或用小挫刀挫甲板後再用藥,方可起作用。

  3 根據發病的原因及病理改變的程度, 正確選擇藥物及劑型

  ⑴急性期。炎症表現有紅、腫、丘疹、皮疹、水泡而無外溢者, 用粉劑或洗劑為宜;因這類劑型有安撫、 冷卻、 止癢及蒸發作用,可改善面板的血液迴圈,消除患處的腫脹與炎症,使患者感覺較舒適。急性開放性皮炎則宜用溼敷方法,如大片糜爛滲液則選用適當的水溶液溼敷,促其炎症消退;不能用糊劑及軟膏劑, 因能阻滯水分蒸發,增加區域性的溫度,可使皮疹加劇。

  ⑵亞急性期。炎症表現為小片的糜爛,伴有少量滲出,也有為分散的丘疹或出現鱗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劑,如無糜爛滲液,可用洗劑、 霜劑等;有痂皮時先塗以軟膏,軟化後拭去,再使用外用藥物,使藥物易吸收。

  ⑶慢性期。表現為乾燥、增厚、粗糙、苔蘚樣變或角化過度,此期應選用軟膏或霜劑、硬膏等。苔蘚樣變也可用酊劑,能保護滋潤面板,軟化附著物, 使其滲透到病損深部而起作用。

  ⑷瘙癢性面板病。應注意選擇使用止癢藥物。止癢藥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揮發性物質,如樟腦、薄荷腦、冰片等,另一類為有區域性麻醉作用的藥物。如石炭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可配成粉、搽、洗、酊、溶液劑等,根據面板瘙癢的程度分別選用。

  另外,在選用藥物時一定要詳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以便弄清楚藥物的主要成分和適應症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根據小兒面板和疾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藥物,既不要認為外包裝越華麗、價格越昂貴的藥物療效也一定越好, 也不要認為藥物成分越複雜,適應症越多的藥物就一定適合。隨著醫藥技術的不斷髮展, 外用藥物品種不斷增加, 合理而正確地使用藥物更顯重要。

  總之, 小兒面板病應用外用藥時, 應該抓住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結合小兒面板病的臨床表現,認真考慮疾病的階段、程度、範圍來選用藥物的劑型濃度、應用時間和使用方法。在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用藥反應、療效,再認真靈活的進行分析、總結、調整、掌握好使用原則, 達到預期的最佳治療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