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宮頸腺體增生
1.隧道簇(tunnel clusters)多為手術標本中的偶然發現,有時累及宮頸壁深層,肉眼很象腫瘤。臨床一般無症狀,較多見於30歲以上多產的婦女,有的患者合併妊娠。組織學上宮頸內膜腺體呈管道狀擴張,擴張的腺體密集,大小形態相近,呈囊管狀小葉性或簇狀分佈;腺管間僅見少量宮頸間質。雖然腺管擴張常伸延得較深,有時有異型性,但仍保留小葉狀結構分佈,不浸潤間質。
2.微腺體增生(microglandul hyperplasia,MGH)多見於育齡婦女的宮頸管腺上皮。可能與口服避孕藥或妊娠有關,但也可見於絕經後婦女,可能與炎症刺激有關。組織學上的特點是宮頸腺體的儲備細胞增生。腺體呈團狀或叢狀增生,增生的腺體大小較一致,腺腔較小,上皮呈矮立方狀,常有鱗化和核下空泡。若細胞有灶性輕-中度異型性稱不典型微腺體增生,常伴明顯的炎症反應。有異型性的MGH易誤診為腺癌。以下幾點可與腺癌鑑別:①詢問有關病史,絕經後婦女診斷MGH要謹慎;②混有典型微腺體增生結構;無乳頭狀結構;細胞異型性較輕,無病理核分裂;③增生腺體侷限於黏膜層,無浸潤現象;④臨床檢查宮頸無明顯增厚及變硬現象;⑤胞漿含黏液而不是糖原,免疫組化CEA陰性。
3.中腎管增生(mesoneplmc hyperplasia)殘留的中腎管為小圓形腺管,上皮為立方或矮柱狀,無纖毛,不含黏液或糖原。腺管擴張時腔內有PAS染色陽性的嗜酸性透明物質。殘留的中腎管增生時密整合簇或散在瀰漫分佈,有時增生的腺管形成乳頭或網狀、裂隙狀結構,但無細胞異型性或核分裂;伴有不典型增生時可有異型性和核分裂,需注意與中腎管癌鑑別。後者有肉眼可見的腫物,腺管更密集,核分裂和異型性更突出,有間質浸潤。囊性中腎管增生時還需與管狀囊性透明細胞癌鑑別,前者細胞異型性不突出,胞漿不含糖原,沒有透明細胞癌的實性片狀和鞋釘狀(hobnail)結構。
4.葉狀宮頸內膜腺體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見於生育年齡婦女,部分病例臨床有症狀,在大體上形成含大小囊的結節,通常限於宮頸壁內1/20鏡下呈小葉狀結構,小葉內為增生的中一小型腺體,中央有一較大的腺體。腺上皮為高柱狀黏液上皮,分化好。與微偏離腺癌的區別是保留小葉結構和無浸潤性生長。
5.瀰漫層狀宮頸內膜腺體增生(diffuse laminar endocervical glangular hyperplasia)增生的腺體限於宮頸壁的內1/3層,呈層狀,與其下的間質分界清楚。腺體瀰漫分佈,常伴有明顯炎症反應和上皮的反應性增生。
二、宮頸腺上皮內腫瘤及腺癌
理論上宮頸腺體惡變過程如鱗狀上皮一樣,腺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一浸潤癌也可能足一個連續過程,即從宮頸腺體上皮內腫瘤(cervical glandular intraepithelial neopiasia,CGrN)發展為浸潤性癌的過程oCGIN的發生部位在移行區,常伴有鱗狀上皮病變;但宮頸腺癌的癌前病變遠不如鱗癌的癌前病變那樣已被肯定並礙到公認,由於缺乏充分的隨訪研究,宮頸腺體的非典型增生目前尚無統一明確的形態學診斷標準。浸潤癌也可分為微小浸潤癌及浸潤性癌。微小浸潤腺癌的定義與鱗癌相同,但測量方法並不明確,目前多以腫瘤的厚度取代。
1.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遠較原位鱗癌少見。形態學定義是:具有惡性細胞特徵,但保留正常腺體的位置和結構;有時可有腺腔內小乳頭。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掌握標準,不要誤將早期的分化好的浸潤癌誤診為原位癌。與原位鱗癌一樣,活檢標本只能作可疑原位癌的診斷,通過子宮全切或宮頸錐切標本充分取材、全面檢查方能作宮頸腺體原位癌的診斷。下列幾點可作為宮頸腺體原位癌的組織學診斷指標:①腺體的輪廓平滑,侷限於原有的小葉結構內,相似於乳腺原位癌;②增生腺體位於內膜內,深度不超過原有的內膜厚度;③與正常腺上皮同存在於一個腺體結構單位內即同一基底膜內,二者界限截然,無移行;④增生的腺小葉體積增大,可有明顯細胞異型性,但一般無篩狀或表面乳頭狀結構;⑤無明顯間質反應(包括水腫,炎症細胞浸潤及纖維化等)。以上幾點中最主要的是小葉增生擴大,有明顯異型性,但無明確的間質浸潤。
宮預腺體原位癌組織學上分四型:宮頸腺型、子宮內膜型、腸型及雜類(如漿液性、透明細胞性和腺鱗癌等),前三者較常伴有鱗狀上皮內腫瘤。這些不同組織學型別的原位腺癌在形態上各有特點,其臨床意義尚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2.微浸潤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又稱早期浸潤腺癌,其定義與早期浸潤鱗癌趨於一致,但由於管泡狀的宮頸腺體結構特點,其浸潤深度的測量的方法目前尚未達成共識,WHO分類中也未明確列出微浸潤性腺癌的分型。形態學上浸潤的指徵為:①間質內有明確惡性細胞特點的單個細胞或不完整的腺體碎片;②周圍有間質反應的惡性腺體;③腺體結構複雜分支或融合的小腺體;④腺腔內無間質的惡性上皮呈篩狀結構充填伴有周圍間質反應;⑤位於正常腺體深層。實際工作中大約10%-15%的病例在病理上明確微浸潤很困難,可以用腫瘤的厚度取代。病變累及活檢組織的邊緣或病變表面有潰瘍形成時不能診斷微浸潤。
與正常腺上皮同存在於一個腺體結構單位內即同一基底膜內,二者界限截然(HE)
3.浸潤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較少見,只佔宮頸所有上皮性惡性腫瘤的約5%。臨床主要症狀是宮頸出血(>75%)。
【大體】可呈結節、息肉狀或形成潰瘍等,約15%的病例在大體上無明顯異常,或僅有宮頸肥厚,稍粗糙等變化。
【光鏡】宮頸腺癌的組織學型別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呈現相似於Mullerian上皮的各型上皮的腺癌。組織學分型主要為粘液上皮型,部分為子宮內膜樣型、透明細胞腺癌或腺鱗癌,還有少量罕見的特殊型別如腺樣囊性癌、腺樣基底細胞癌和微囊性腺癌等。
型別(lX'HO.2003)一18一
黏液性腺癌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子宮內膜樣腺癌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透明細胞腺癌 Clear ceU adenocarcinoma
微偏離腺癌 Minimal devation adenocarcinoma
分化好的絨毛腺管 Well-differentiatedviUoglanduLar
狀腺癌 adenocarcinoma
漿液性腺癌Serous adenocarcinoma
中腎管癌 Mesonephric carcInoma
【鑑別診斷】典型的宮頸腺癌診斷並不困難。主要注意與轉移到官頸的腺癌和官頸腺體的良性病變鑑別。由於子宮內膜及卵巢癌的組織型別可以與宮頸腺癌相似,故診斷宮頸原發性腺癌,特別是晚期宮頸腺癌時要注意除外轉移性腺癌。組織學上難以與從子宮內膜或卵巢轉移來的腺癌鑑別時,免疫組化染色CEA陽性有助於宮頸腺癌的診斷,而ER.PR和Vimentin陽性有助於子宮內膜癌的診斷;還要依靠大體標本的觀察、取材、詳細病史及臨床上全面檢查鑑別。
組織學上宮頸癌大多為高分化及中分化的腺癌,特別是高分化的黏液腺癌很易漏診,尤其炎症較明顯時易誤診為炎症性增生。腺癌的以下特點可作為癌與增生的鑑別:①呈結節狀或不規則增牛,增生超出原有正常結構單位,即不侷限於小葉內,原有的結構消失;②腺腔大小不一,仔細檢查,特別是多切片時常可見不規則索條狀或具有較明顯異型性、不完整腺腔狀結構;③增生腺體有較深層組織浸潤;④雖然細胞可呈單層,但核常增大,深染,形狀不規則,染色質較粗大等,有時可見病理核分裂;⑤有時可具有異型性核上移,極向紊亂;⑥有明顯炎細胞,水腫及纖維間質等間質反應。不一·定每一個視野都有間質反應,但仔細檢查都可見上述間質反應。
在妊娠時宮頸上皮可有明顯Ariatella(A-S)反應,細胞核增大,胞漿透明,但以下幾點可與宮頸透明細胞腺癌鑑別:①妊娠發生的A-S反應,雖然核可增大,深染,但無核分裂活性,更無病理核分裂;②腺體較規則,無明顯囊性擴張,也無實性條索狀增生;③無癌性纖維性間質反應;④無深部組織的浸潤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