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副主任醫師 毛穎民

  “溼”我們知道肯定是指水溼,溼分為內溼和外溼。外溼指空氣潮溼、環境潮溼,如淋雨、居處潮溼等,外在溼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溼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而形成內溼。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東西,我們喝的水,經過脾胃的運化,肺的肅降,上下迴圈,水的精華便滋潤了整個身體。多餘的水分會下輸到膀胱,經過膀胱排洩出體外。如果水上下迴圈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人體內有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停留在身體的某處,產生溼。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熱是因為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者是因為體內的溼無法祛除而化成熱,因此,溼與熱經常是相生相伴的。

  溼熱是一個什麼現象呢?

  我們舉個通俗點的例子。農民們在收穫的季節會把收回來的稻穀晒乾,加工後就成為我們日常食用的大米。在晒稻穀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突然降雨,來不及收回的稻穀先是被暴晒,再被雨一打溼,我們用手往谷堆裡一摸,稻穀又潮溼又熱,而這種溼熱的稻穀如果不能及時再晾乾,很快就會發黴,或者長芽,不能食用了。我們體內的溼熱也是一個大的隱患,溼熱停留在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出現相應的麻煩:如果溼熱停留在關節筋脈,就會出現區域性腫痛;如果停留在脾胃,就會覺得腹脹、噁心;如果停留在肝膽部位,就會出現肝區脹痛,或者是面板暗沉,眼白髮黃,而且人的脾氣還會變得很暴躁;如果停留在大腸,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溼熱體質的人往往有患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所以說溼熱不除,身體就不會健康。

  怎麼判斷溼熱?

  那麼如何去判斷身體裡是否有溼熱呢?如果體內溼熱過盛,面部就常會出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由於溼熱鬱蒸,膽氣上溢,則會經常感覺口苦口乾。溼熱內阻,陽氣被遏,則總覺得身重睏倦。熱灼血絡,則眼筋紅赤。溼熱內蘊,則舌質偏紅,苔黃膩。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溼,都是體內溼熱的表現。體內熱重於溼,則大便燥結;溼重於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

  溼熱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外界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外,產生溼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個人的飲食習慣。溼熱最容易出現在脾胃,飲食不節是最容易釀成溼熱的原因之一。嗜酒,吃得太飽,或者吃得過於油膩,或者無規律的飲食,都容易傷到脾胃。脾胃受傷,無力去運化食物,肥甘厚味有生溼還有助熱的特性,我們吃下去的不能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就會瘀滯、溼阻,時間長了,就化成了熱。

  祛除溼熱的好方法:

  對於體內的溼熱,只要平時注意調理,其實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拔火罐是一個祛除溼熱的好方法,也是最安全、最簡便的一種方法。火罐的溫熱效應能使人體內的溼和熱很快地由面板透發出來在背上脊柱兩邊的穴位叫做背腧穴,背腧穴每一個穴位和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都是相對應的,因此作用於背腧穴可以治療相應的臟腑疾病。在這些背腧穴拔罐可以把體內的溼熱給吸出來,達到祛風除溼,清熱瀉火,行氣通絡的功效。

  還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那就是對手肘部的曲池穴每天做做按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溼的作用。平常飲食要注意少食油膩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納入過多不好消化的食物,減輕胃的負擔,幫助脾運化,這樣溼熱就可以祛除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