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齒?
智齒指的是上下頜骨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因為它一般在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萌出,這個年齡期的人正是長智慧、學本領、比較聰明的時期,所以將這個時期萌出的牙齒稱為智齒。
智齒生長方面,個體有很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應該有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牙,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多於4顆。萌出的年齡差異也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萌出,有人40、50歲才長或者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現象。
智齒該不該拔掉?
現代醫學認為,智齒是人類進化中殘餘物如同闌尾。我們在吃飯時很少能夠用到智齒,而智齒的萌出常常給清潔牙齒帶來麻煩。由於智齒在口腔牙槽骨的最裡端,牙刷很難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來完成清潔。長此以往,牙齒周圍堆積的食物殘渣,往往會引起口腔炎症,如智齒冠周炎等。由於智齒在吃飯咀嚼時基本使用不到,而清潔保護又很麻煩,所以建議大部分人直接拔除智齒,避免由智齒引發的口腔疾病。
智齒是否拔除,要考慮以下情況:
1、阻生智齒反覆發作冠周炎,應予拔除。但如果為垂直阻生,且有對牙,病人又在萌出年齡,有足夠間隙,估計可以萌出者,也可考慮作遠中齦瓣切除術,不必拔除。
2、智齒本身有齲壞或引起第二磨牙齲壞,或引起食物嵌塞時需要拔除。但如果第二磨牙破壞較大,鬆動明顯不能保留時,可考慮拔除第二磨牙。如果此時智齒未完全萌出,有可能向近中移動萌出而代替第二磨牙;如果智齒已萌出,有可能作為義齒基牙時,也可以保留。
3、正畸治療時,為預防前牙擁擠或正畸治療後畸形復發,應拔除智齒。
4、完全骨埋伏阻生的智齒,懷疑引起某些神經症狀的時候,應該拔除。
5、可能成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誘因的阻生智齒,應該拔除。
智齒的危害
牙齒萌出困難稱為"阻生齒"或"埋伏牙"。,由於萌出前其它牙齒都早已站好隊列了,等智齒生長出來時,就會受到其它牙齒的排擠,故而萌出困難,形成了阻生齒或埋伏牙,我們稱之為"阻生智齒"。
阻生智齒會產生很大危害:
1、冠周炎:智齒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圍的牙齦成袋狀,極易積存食物、滋養細菌。當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急性冠周炎。
2、間隙感染:冠周炎的炎症可能進一步向肌肉間隙內擴散造成間隙感染。
3、第二磨牙齲壞:向前傾斜的阻生智齒,因經常在鄰牙間積存食物,易發生鄰牙(下頜第二磨牙)齲壞。
4、其它:阻生智齒還可能形成牙源性頜骨囊腫、骨髓炎、顳頜關節病等。
拔智齒最佳年齡:13~30歲
13~30歲是拔智齒的最佳時期。一般來說,在30歲前拔智齒比較合適,40歲後再拔創傷會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時才來拔,甚至有的老人年逾古稀才來拔智齒,往往又因身體狀況不適合而不能拔,那時因智齒引發的問題就很難徹底根除了,有時甚至會影響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質量嚴重受損。有的智齒已經連累周邊牙齒壞掉,到時不得不兩三顆牙一起拔掉,那時傷害就更大了。原則上一旦發現智齒髮育不良,就應儘早拔除。
拔智齒會熟臉嗎?沒那麼簡單!
從解剖和生理的角度來看,拔智齒根本不能起到“瘦臉”的作用。臉皮上部的支撐主要靠顴骨和上頜骨,最寬部位在顴骨。而上頜智齒位於上頜骨內,即使稍有向外傾斜,也還位於顴骨內側,顯而易見,它們對臉的支撐作用可以忽略不計。而影響人臉下部寬度的結構主要是下頜角和咬肌。咬肌是附著於上頜骨顴突、顴骨弓和下頜角上的肌肉。如果一個人的下頜角肥大,且咬肌發達,就會顯得臉很寬。在整形外科,通過下頜角截骨手術和下頜骨磨削手術可以實現改變臉寬和臉型的效果。
“拔智齒瘦臉”的說法長盛不衰,一方面表達了大家的美好願望,另一方面可能只是錯覺。拔除智齒後三五天內,臉部一般會腫脹,此時是“腫臉”,而不是“瘦臉”;但等臉部腫脹消退,恢復原形,大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之感,這種變化可能會給人“瘦臉”的錯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