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病例
  1、患者男,73歲
  2、 主訴:膽囊癌肝轉移半月,昏睡一小時
  3、簡要病史:2月前出現持續胸部憋痛、上腹部疼痛、納差,伴低熱、出冷汗、全身乏力,與活動無關,休息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大便10余天1次,體重減輕約10Kg。
  4、腹部彩超:肝臟實性佔位(考慮Ca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檢查);膽囊壁不規則增高;膽囊內高回聲反射(考慮Ca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檢查);肝門部淋巴結腫大;胰、脾、雙腎未見明顯異常  影像表現
  肝臟形態、大小正常,肝裂不寬,邊緣光整,肝實質可見大片狀低密度影,邊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強掃描動脈期明顯強化,靜脈期強化程度下降;肝內外膽管未見明顯擴張。膽囊壁邊界不清,內可見橢圓形略高密度影。脾臟大小正常,實質密度均等並均勻強化。胰腺大小、形態正常,實質密度均等並均勻強化,胰周間隙脂肪影顯示清晰。兩側腎臟形態、大小未見明顯異常,腎實質強化均勻,腎周間隙顯示清晰。腹膜後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影,腹腔內未見明顯積液徵象。
  診斷結果
  肝實質巨大佔位,考慮惡性腫瘤可能性大。 膽囊內略高密度影,考慮結石,不排除腫瘤。
  病程經過
  膽囊癌概述
  膽囊癌為膽系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病因不明早期無症狀,診斷困難,出現症狀多屬進展期,預後不良。

  臨床:
  易發生於中老年女性,女與男之比為3:1
  進展期常表現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黃疸、消瘦、肝大和上腹部包塊
  合併膽囊炎可有發熱、噁心、嘔吐等
  病理
  多發生在膽囊底部或頸部 v70-90%為腺癌,鱗癌少見
  80%腫瘤呈浸潤性生長 v20%的腫瘤呈乳頭狀生長
  晚期腫瘤可侵犯肝、十二指腸、結腸肝曲等周圍器官
  也可通過肝動脈、門靜脈和膽道產生遠處轉移
  經淋巴路轉移到肝門、腸繫膜和後腹腔淋巴結
  CT平掃
  厚壁型:膽囊壁不規則或結節狀增厚
  腔內型:膽囊腔內單發或多發腫塊,鄰近膽囊壁增厚
  腫塊型:膽囊腔消失,形成軟組織腫塊,周圍肝實質出現低密度帶(侵犯肝臟)
  CT增強
  v腫塊及增厚的膽囊壁明顯強化
  其它
  膽管擴張、狹窄、膽囊結石、淋巴結腫大
  MRI表現
  與CT表現相似,表現膽囊內見T1WI低訊號,T2WI稍高訊號的實質性腫塊。T2WI上腫塊周圍的肝實質可出現不規則高訊號帶,提示腫瘤侵犯肝臟。同時還顯示淋巴結轉移和膽管擴張。
  超聲和CT為目前膽囊癌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兩者均較易顯示膽囊壁不規則增厚、膽囊腔內大小不等的腫塊, 診斷大多不難。動脈造影較少應用;晚期。MRCP對觀察膽囊癌侵犯膽管有診斷價值。已經波及周圍肝實質的腫塊型膽囊癌,易與肝癌混淆。膽囊癌引起的膽道侵犯,擴張比較明顯;相反肝癌發生膽道擴張較輕,出現門靜脈侵犯、 瘤栓較多。膽囊壁增厚型膽囊癌還需與膽囊炎鑑別,膽囊壁明顯不規則增厚,對比增強CT明顯強化,明顯的膽管擴張、周圍肝實質侵犯和肝內轉移則支援膽囊癌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