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站著說話不腰痛了”,當一個人不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只顧著自己高談闊論或陰陽怪氣評論別人時,往往會被這句話不客氣地打斷。在這裡這句話不是什麼好話,但在解釋腰椎間盤突出症時,這句話卻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是老祖宗歷經數千年觀察,認真總結的科學道理。
站著說話不腰痛是相對於坐著說話而言的。這其實是在討論站、坐這兩種體位下,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大小的問題。
脊柱兩側的肌肉相當於兩根彈簧,收縮時形成向內的壓力,作用於每一節椎間盤,使之有向四周膨出的傾向,而人類不同於其脊椎動物,是直立行走的動物,椎間盤除了要承受兩側肌肉的彈簧壓力外,還要承擔上身體重所帶來的壓力,所以人類要比四肢行走的動物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症,甚至可以說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人類所特有的疾病。
站位時腹部收縮緊張,可承擔部分上身體重,而坐位時,腹部放鬆,基本不分擔上身體重,這樣上身體重完全由椎間盤來承受,所以椎間盤承受的體重帶來的壓力,站位要小於坐位;站立時脊柱兩側的肌肉是中等程度收縮,而坐位時肌肉是重度收縮,故椎間盤所承受的肌肉彈簧壓力,站位也要小於坐位。
所以坐位時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大,向外突出的壓力也大,導致症狀加重,疼痛明顯,而站位時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小,疼痛也輕,故我們說“站著說話不腰痛”是有科學道理的。一般來說,站位間盤壓力是坐位的1/2。
說完了“站著說話不腰痛”,我們就不得不說另一句中國“名言”:“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
其實上面已基本將道理講清楚了,躺臥位,椎間盤不再受體重的壓力,而且肌肉也放鬆了,僅是輕度收縮,故彈簧的壓力也大大減小,此時腰椎間盤所受的壓力僅為站位的1/4,原有的疼痛也將大大減輕,甚至消失,所以我們說“舒服不如躺著”或“舒服莫如躺著”,這也是醫生要求腰痛患者平臥硬板床休息的原因。
基於同樣原因的考慮,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往往被要求扎一條帶鋼板的彈力腰圍。腰圍緊紮在腰部,腰部肌肉部分放鬆,肌肉彈簧壓力減小,部分上身體重通過腰圍下傳,體重壓力也減少,此兩者結合,可大大減少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疼痛症狀會明顯改善,同時腰圍也可以固定保護腰椎,使之不易受涼及發生扭閃。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臥位:站位:坐位=1:2:8,道理大家都明白了,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應該怎麼做,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那就是——不坐少站多躺床,實在要動扎腰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