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手術仍是首發陣容;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使用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率可達70%~80%10年前,如果有人不幸得了晚期肺癌,手術和放化療等手段都已無法控制病情,醫生除了遺憾地安慰之外,真的很難再做什麼了。
然而在肺癌靶向藥物進入中國的今天,20多萬中國患者卻通過他們的例子告訴世人:靶向治療不僅在過去,而且還會在未來繼續改寫他們的命運。
在肺癌靶向藥物進入中國時間裡,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五年生存率從8%增長到18%。
此外,醫保政策覆蓋面的擴大和慈善贈藥專案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國患者的用藥負擔,使更多人獲益。
一般來說,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最多隻有一兩年,但現在活過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患者並不少見。
基因有突變 治療有效率可達70%~80%那麼,靶向藥物是不是對每一位晚期肺癌患者都有效呢?
事實上,靶向藥物之所以稱為靶向,是因為它必須有非常明確的攻擊靶點,就是“有靶可打”。因此在開始靶向藥物治療之前,明確患者體內有沒有“靶”的存在,是關鍵的一步。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種名為EGFR的基因突變被發現正是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靶點”。
因此,目前醫學界非常強調在使用肺癌靶向藥物之前,必須要做基因檢測,以明確患者體內是否有“EGFR基因突變”。
“有選擇性地使用靶向治療藥物,才能增加命中率。”楊衿記說,從臨床研究來看,如果檢測到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靶向藥物治療的有效率可達70%~80%。
為此,近年來無論是國家衛計委還是肺癌學界都在大力推動肺癌基因檢測。2014年,我國已有超過100家醫院建立EGFR基因突變院內檢測平臺,為肺癌個體化治療和臨床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時,血液檢測也可作為EGFR檢測的補充手段。
不過,通過對“北上廣”等八個城市的調研發現,肺癌EGFR基因檢測率為51%,從全國來看,檢測率只有27%,對比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超過80%的檢測率相去甚遠,我國的EGFR基因檢測亟待進一步加強。
目前醫學界正在對更多的肺癌驅動基因進行研究,同時也有不少新的靶向治療藥物正在研發之中。相信不久的將來,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之路將會有更多的選擇。
肺癌治療 要講三大原則有了靶向藥物,是否就可以放棄傳統的手術、化療和放療等手段呢?
當然不是,對於早期的肺癌患者來說,手術根治目前還是第一選擇。肺癌怎麼治,關鍵要講“分期治療、規範治療、個體化”三大原則。
就分期治療而言,目前肺癌分為Ⅰ、Ⅱ、Ⅲ、Ⅳ期,其中I期到III期又再分三個亞型——IA、IB、IIA、IIB、IIIA、IIIB。“這些數字,如果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依次就是早期、中晚期和晚期的意思。”
分期決定了患者治療效果,如果是IA期肺癌,標準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可達70%~80%。而IV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不治療時小於1%,不治療時自然生存時間是9.6個月。
“因此,分期決定了病人的治療難度和治療期望不同,對於IV期肺癌,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病人生存。I期治療目的是根治性治療,提高病人生存時間,使病人活得更長。”
所以在分期治療中,IIIA期以前以手術治療為主,IIIB期到IV期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包括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
“例如,IA和IB期患者手術後不需要再做任何治療,IIA~IIIA期患者手術後可做化療,而IIIB和IV期患者手術無任何意義,主要是做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