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的垂體腺瘤通常分為兩類:一類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另一類則不分泌激素。前者憑藉影響激素的分泌導致患者飽受其害,而後者則憑藉自己的“碩大身軀”在人體的大腦中“橫衝直撞”給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主戰場”——垂體的所處位置。垂體位於顱內的“交通要道”,其周圍遍著非常複雜而精細的重要結構,包括:視神經、視交叉、垂體柄。海綿竇(藍色篩狀結構)的側壁上從上到下依次排列著: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的眼支和上頜支,以及位於海綿竇中心的外展神經和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其中,外展神經和頸內動脈海綿竇段由於距離垂體更近,因此更容易被傷及。
由此可見,在垂體部位進行的任何一項操作儘可以形容為: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然而偏偏有一種垂體瘤會對垂體及其周圍組織進行“擠壓”。
我們把這種“擠壓”周圍組織的垂體腺瘤稱之為“垂體無功能腺瘤”。它好似一個“懶漢”,只“變胖”不幹活(不分泌激素)。但和真實懶漢不同的是,當“胖垂體”增肥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壓迫正常的垂體以及周圍其他組織,從而給機體帶來不良影響:
1、受到壓迫的影響,正常的垂體組織會出現功能障礙,正常分泌激素減少,所以這類垂體可以處於低功能狀態。
2、腫瘤繼續增大也會壓迫垂體周邊的正常結構(佔位效應),可導致頭痛、視野缺損等症狀。
醫生提示:垂體腺瘤雖然“個頭”不大,但危害不小,發現後需要儘早對它進行臨床干預。對於藥物不能控制的腫瘤型別,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腫瘤,解除腫瘤對周圍組織的壓迫,緩解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