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將牙刷放在衛生間——這並不是家中最乾淨的地方。不管你如何清潔,你的牙刷有60%的可能會被糞便汙染。這還不是最嚇人的,如果你跟他人共用浴室的話,這些糞便80%還來自於另外的人。
美國奎尼匹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公共浴室中大腸桿菌的傳播情況,他們從平均9.4人共用的浴室中收集了牙刷,發現這些牙刷不管如何儲存,至少60%會被糞便汙染。而無論是用冷水、熱水或者漱口水進行清洗,其結果仍不存在差異。大腸桿菌常見於人類糞便,在人們沖洗廁所時可通過空氣傳播到牙刷上。
“主要問題還不是你自己的糞便在你的牙刷上。”參與此次調查的學生Lauren Aber指出,如果你和另外一個人使用相同的浴室,那麼牙刷上的大腸桿菌有80%的機率來自他人。當你的牙刷覆蓋了別人的糞便,上面包含的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這些都不是你人體正常菌叢的一部分,因此更有可能致病。
牙刷是已知的公認汙染源,其潛在的微生物包括腸道細菌和假單胞菌,它們會導致腹瀉、皮疹以及耳部感染。除此外,牙刷上可能還藏有其他的危險細菌,諸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皰疹病毒以及假絲酵母屬等。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重複使用牙刷可能是口腔感染的主要致病源。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牙刷套並不能幫助阻止細菌,因其會讓牙刷毛處於潮溼狀態,反而更適合細菌增長。牙刷使用完後,刷毛上會殘留牙膏、食物殘渣等雜質,清洗時宜在流水下搓洗乾淨,否則易令病菌滋生。
潮溼環境是病菌滋生的溫床,因此清潔完牙刷後,應刷頭朝上放置,注意刷頭不要接觸別人的牙刷,避免交叉傳染。使用牙刷前要確認刷毛乾燥,最好準備兩支牙刷早晚交替使用,這樣可確保使用時刷毛乾燥。
使用了3周的牙刷,細菌數量就高達百萬。因此,及時更換牙刷也是保證口腔衛生的關鍵。丸山和弘建議,牙刷儘量每月換一次;由於小孩喜歡咬刷毛,因此兒童牙刷更換得要更頻些;電動牙刷由於自帶震動去垢功能,建議3~4個月換一個刷頭。
此外,出現以下3個訊號,就要及時更換牙刷了。
1、牙刷根部顏色變深。刷毛根部的汙垢會慢慢蓄積,這是導致細菌滋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每次使用後清洗也無法完全防止,因此一旦發現牙刷根部顏色變深,就是汙垢蓄積較多的訊號,應及時更換。
2、牙刷毛尖軟塌了。一旦發現大部分刷毛尖有軟塌現象,說明磨損度較大,已無法很好清潔牙齒,應該更換了。
3、刷毛之間距離變大。通常刷毛之間呈密集排列狀,如果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汙垢就更容易殘留牙刷根部,最好換支新。
美國牙醫建議:如何保持牙刷的清潔
1、不要和別的人共用牙刷。共用牙刷的人之間會帶來體液和微生物的交換,使得交叉感染的風險提高。這樣的行為對於免疫低下的人(比如服用免疫抑制劑、接受放化療的病人)、處於感染疾病期的人,尤其要注意。
2、刷完牙以後,要將牙刷上的牙膏、汙垢徹底的洗乾淨。用完以後的牙刷頭也儘量朝上放。所以類似下圖這種新穎設計的牙刷為了方便儲存導致牙刷刷毛長期朝下,是不正確的。保持乾爽有助於減少細菌。多支牙刷應該分開放,避免交叉感染。
3、避免將牙刷放置在密閉的容器內。在密閉的容器裡,牙刷很難保持乾燥。而相比干燥的環境,潮溼的環境更利於微生物快速繁殖。
4、每3到4個月更換一次牙刷,這個期限是根據大多數人的牙刷損毀狀況而制定的,小朋友牙刷的更換頻率會比成人的要更加頻繁一些。。因為刷毛會在日常使用中被磨損或者是刷毛彎曲變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