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上廁所都習慣“蹲著”,如今家家戶戶都是“坐著”,那麼上廁所到底是蹲著好?還是坐著好?我們現在就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1、 蹲:理論上蹲式更容易排便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能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有幫助作用。人體有一根U形恥骨直腸肌,它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繞一圈,連線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這就是肛直角。
“人在一般坐姿中,肛直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直角可達到100°~110°。從理論上講,肛直角越大,直腸越直,排便就越順暢。”人在蹲著的時候,人體曲線還原到最原始狀態,兩腿分開,肛門也會自然分開,肛門擴約肌撐開,這種時候其實更便於排便。
所以,如果你覺得蹲著排便更輕鬆,絕非是個人錯覺。對於一些有便祕情況、排便困難的人群來說,我們也會建議他們更多選擇“蹲姿”,來改善他的排便情況。
2、 坐:坐著減少腿部壓力,更省力,但是更耗時
坐著拉是19世紀才開始由西方普及的,坐著減少腿部和膝關節壓力,相對舒服,但是。相對於蹲姿,坐姿沒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時。
提醒: 凳子:“踩凳子”其實沒啥用
有人推薦採用坐姿排便加個小板凳,減少大腿與軀幹的夾角角度,模擬出和蹲姿排便一樣的效果,給力又不累。但是醫學專家指出這個對腹壓增加很有限,減少排便壓力也是有限的,沒有必要那麼麻煩。
3、特殊人群還是坐式好
雖然蹲姿理論上有助於排便,對一些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採用蹲姿時,腿部和膝蓋的受力較大,很容易發生腿麻、頭暈、滑倒甚至骨折等意外,因此這些人群並不建議使用蹲廁。
4、無論蹲坐都應縮短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大便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要控制在5分鐘以內。很多人習慣上廁所的時候聽音樂、看書,無形中延長了如廁時間,這樣很容易造成肛門處靜脈血液淤積不暢,增加痔瘡的發病風險。引起痔瘡、靜脈曲張性外痔、內痔脫出、痔瘡脫垂、黏膜脫垂等疾病,給健康帶來害處。
另外排便的時候看書看報,會造成大腦注意力分散,對於腸蠕動訊號不能有效捕捉做出反應,長此以往也會造成便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