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常見病
腹瀉是8歲以下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小朋友上吐下瀉,醫院兒科人滿為患,家長難免不知所措。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小兒腹瀉後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腹瀉不止發生在秋冬季,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因為小兒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發育,胃腸道免疫能力低,且腸胃調節能力差,特別容易發生腹瀉。小兒腹瀉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除細菌感染外,還有病毒感染、(細菌)毒素感染等。要鑑別是不是細菌感染,主要看有沒有膿血便。非感染性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3—5天內就可自愈。
注意事項
1、防脫水
小兒機體發育不完善,把握不好平衡,特別容易因頻繁腹瀉而導致脫水。一旦出現脫水就比腹瀉本身來得更嚴重了。劇烈而持久的腹瀉會導致體內失水。下面這兩張圖表可以幫助家長判斷小兒脫水情況,中到重度脫水的表現應立即送醫院進行輸液補液治療。
輕中度脫水首選口服補液鹽治療
對於輕、中度脫水的寶寶,首選的治療方式是補液,而首選的補液方式,是口服補液鹽。(附:輕、中度脫水的表現,包括嘴巴發乾,嘴脣乾裂,少尿,或者尿的顏色深黃,面板彈性變差,哭時少淚等。)通過口服補液鹽可以有效防止寶寶脫水,避免寶寶由於重度脫水被送到醫院裡去輸液。
2、不盲目止瀉
從人體防禦病菌的角度來看,腹瀉本身有利於清除腸道的刺激性物質或毒性物質,所以疾病的初期不宜盲目止瀉,否則相當於把病菌或毒素留在體內更長時間。家長也不要隨便給小孩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就起不到效果,只有在細菌感染較為明確時才能使用,亂用抗生素容易照成小兒腸道菌群失調腹瀉更難好轉。
3、腹瀉期間,無須禁食
寶寶腹瀉時,到底是吃,還是不吃,這是難倒家長的一大問題。過去有種看法是禁食,認為腹瀉時應該不吃不喝,這樣腹瀉就會減輕。因為吃得越多,喝得越多,腹瀉就越頻繁。目前的觀點主張,寶寶腹瀉期間應繼續原來的飲食,但是不要吃新的食品或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強迫進食。但急性水瀉期,排便多、嘔吐重者,此時腸道嚴重水腫,蠕動劇烈,腸道的“負荷”重,須禁食幾小時。
4、調整腸道平衡
腹瀉恢復期間可以補充“益生菌”。酸奶含大量活性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在腸道內定植、繁衍滋生,有利於恢復正常的胃腸道“微生態環境”,幫助腹脹腹瀉的恢復。嚴重的細菌性腹瀉,用抗生素治療幾天後,再用微生態製劑以鞏固療效,用藥時忌用熱水,忌與抗生素同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