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專科 主任醫師 胡世雲

  腎是先天之本——“先天”指稟受於父母,“兩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是遺傳而來,為生命之本源,也可以理解為男性精子與女性卵子結合的受精卵。“腎藏精,主命火,命火為生氣之源”,指腎中陽氣,是生命的源動力。腎的精氣亢勝,天葵至,男精氣易洩,女任脈通,太沖脈盛,經按時以下,兩神相搏,故能有子;受精以後,整個的生長髮育過程,及抗禦外邪的能力,都是腎的精氣的盛衰起決定作用。因此腎為先天之本。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是指兩精兩神相搏在母體內的生長髮育,以及出生以後的人體生長髮育的營養供給,都需要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水谷精微,運化水谷水溼,升清降濁的作用,而化生氣血,因此一有此身,必經飲食入胃,脾胃共同化生氣血,為後天之本。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理論內容

  腎為先天之本,強調的是腎在人體生長髮育及生殖功能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如下:

  1、促進人體生殖機能

  腎精是人體胚胎髮育的原始物質,具有決定生殖能力盛衰的作用。人出生之後,腎精漸充,各臟腑組織隨之生長壯大;至青春期,腎精充盛,天癸隨至,性腺隨之發育成熟,而見男子遺精,女子月經按時而至,性機能成熟,生殖能力旺盛;人至老年,腎精漸虧,天癸漸少,性機能與生殖能力漸減。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2、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

  腎中精氣具有很強的活力,隨著腎中精氣的由盛衰變化,人體生命活動呈現出生長壯老的規律性變化。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男子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八八,則齒髮去。"

  可見,腎氣是生長髮育的原動力,腎氣充盛,則生長髮育正常,齒堅發澤,骨壯有力,臟腑功能正常;若腎氣虧虛,則生長髮育遲緩,五軟五遲,或齒脫髮落,過早衰老,臟腑功能減退等症。正如李中梓所說:"嬰兒初生,先兩腎。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唿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腎。"《醫宗必讀。醫論圖說》。

  3、抵禦外邪,防止疾病

  腎中精氣不僅能促進人的生長髮育與生殖機能,而且具有保衛機體,防止邪侵的作用。"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即人體真元之氣。它是由先天之精氣與自然界之清氣和水谷之精氣相結合而成,其中腎中精氣起著重要作用。故腎精充足,則真氣充盛,形體健壯,抗病力強;若腎精不足,則元真虧虛,形體虛衰,易於為病。"孫思邈雲:"精少則病,精盡則死。"青壯之人,腎精充盈,真氣充足,故體健少病;少年或老人,腎精不足,腎氣虧虛,御邪力弱,故體弱多病。

  脾為後天之本,強調的是脾在運化穀食和水飲的功能作用

  1、運化穀食

  是脾對穀食的消化吸收,對營養物質的轉運布輸。穀食經胃的初步消化後,下送小腸繼續消化,在小腸泌別清濁的作用下,其精華部分由脾吸收,並經脾的散精作用而上輸於心肺,佈散全身,以滋養其他臟腑和全身各部。脾運化的精微物質,是化生精、氣、血、津液等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脾的運化功能,依賴於脾氣。脾氣健旺,其運化水谷的功能正常,精微物質吸收充足,則氣、血、津液生化有源,腎中精氣得以不斷地培育和補充,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反之,若脾的運化水谷精微功能減退,則機體的消化吸收機能亦因此而失常,而出現腹脹、便溏、食慾不振,或消瘦等。所以說“脾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2、運化水飲

  又稱“運化水溼”,是脾具有吸收、轉輸和佈散水液,從而維持機體水液代謝平衡的功能。水飲入胃,經吸收後,其津液由脾上輸於肺,並佈散至全身。經肺的宣發肅降作用,內以灌養臟腑,外以滋潤肌腠皮毛;其濁者,一部分化為汗液而外洩,一部分經腎下達膀胱;可見脾在機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轉輸和佈散作用。故脾氣健旺,使機體水液得以正常環流,不致積聚,從而防止溼、痰、飲等病理產物。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兩者關係

   1、生理上:先天與後天相互資生

  脾的運化必須得腎陽的溫煦始能健化;腎精又賴脾運化水谷精微的不斷補充,才能旺盛。故《醫門棒喝》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實由腎中元陽之鼓舞,而元陽以固密為貴,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賴脾胃生化陰精以涵育耳”;充分說明先天溫養激發後天,後天補充培育先天。總而言之,脾胃為水穀之海,腎為精血之海。“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水穀之海本賴先天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賴後天為之資。故人之自生至死,凡先天之不足者,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
《景嶽全書.脾胃論》

  2、病理上:脾與腎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腎精不足與脾精不充,脾氣虛弱與腎氣虛虧,脾陽虛損與命門火衰,脾陰(胃陰)匱乏與腎陰衰少等,常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致脾陽不振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引起腎陽亦虛,二者最終導致脾腎陽虛;多表現為畏寒腹痛、腰漆痠軟、五更洩瀉、完谷不化等;腎精不足,不能溫養脾精,脾精不充,進而脾腎精虛;臨床表現為生長髮育遲緩或未老先衰等。

  由於有“腎為先天”“脾為後天”之論,因此對脾腎精氣不足或脾腎陰陽虛損的辯證論治,有“補腎不若補脾”和“補脾不若補腎”的學術之爭。在一定程度上,後天對人體的健康起著決定性作用,但先天也是個重要因素,應根據病人分清孰輕孰重,孰先孰後或溫補腎陽、兼補脾陽或溫補脾陽、兼補腎陽。

  綜上,脾與腎,生理上先後天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治療上:整體觀念下分清孰輕孰重,孰先孰後,而辯證論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