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之有本,如同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人之有生,全賴於氣,腎為生氣之根,脾為生氣之源。即,“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其主要體現在生理和病理兩個方面:
一、生理上脾腎互濟,則形充體健
1、“腎為先天本”,是指腎藏先天之精,是臟腑陰陽之本,生命本源。腎主藏精,其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腎中精氣支配、調節著人體的生長髮育和生殖機能的成熟以及人體的生理功能。
2、“脾為後天之本”是指人以谷氣為本,即“安谷則安,絕谷則亡”。人一出生,人體的臟腑機能活動與生長髮育都需要足夠的物質和能量,而飲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人自出生後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營養物質的最主要來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皆為“倉廩之官”。飲食物經胃的腐熟磨化後,精微物質由脾吸收,上輸於肺並佈散全身,滋養五臟六腑,充養四肢百骸。
3、腎藏精,是生命之本源;脾主運化,化氣生血,是氣血之源。先後兩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先天溫養激發後天,後天補充培育先天,先天濟後天,後天助先天。
4、腎的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轉化水谷精微,則必須藉助於腎陽的溫煦。先後兩天健旺充盛,方能維護人體正常的機體生命活動。
二、病理上脾腎失調,相互影響
1、脾氣虛弱,可致陰火上乘:脾胃陽氣衰弱,元氣不足,清氣下陷於腎,使下焦離位相火得以上乘,陰火內燔,而出現“熱中”之證。
2、腎陽衰微,可致脾陽不振:腎主一身之陽,脾陽根於腎陽,腎關不固,則脾不升清,可致脾腎陽虛之洩瀉及水腫等證。
3、脾與腎,後天與先天,須相互資生、相互促進:若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致脾陽不振;若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可使腎陽亦虛,終致脾腎兩虛。
總之,先天與後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人始生靠先天,人既生靠後天;腎精因脾的運化得以滋養,而脾之運化又賴腎陽以溫煦。二者在生理與病理上均密切相關,先天與後天相輔相成,共同完成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