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GH)是由垂體前葉生長激素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激素。GH對正常的生長是必須的,除有增加身高的作用外,對心臟、腎臟等的功能和面板、內臟、骨骼、肌肉、性腺等生長髮發育均起到重要作用;對人體糖、脂肪及蛋白質三大代謝均有較大的影響。雖然生長激素缺乏者,不象胰島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一樣,不用胰島素會立即出現生命危險,但也會引起矮小、骨質疏鬆、肌肉發育不良、易患心血管疾病、性發育不良、易衰老等一系列異常表現。
1958年臨床開始應用從剛死去的人垂體中提取的GH治療生長激素缺乏(GHD)的病人,雖然療效顯著,但不易獲得,產量很少,且不同人死亡原因不一樣,有可能感染嚴重傳染病,不能滿足病人治療的需要。直到1985年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製成的人生長激素(rhGH)正式上市,並較好的應用於臨床。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已廣泛應用於治療垂體GHD,取得較好的療效和經驗。隨著對身材矮小病因不斷的研究,將rhGH應用的範圍已擴充套件到治療非GHD的身材矮小,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特納綜合症,Turner syndrome)、小於胎齡兒、Prader-Willi綜合症、慢性腎衰竭及性早熟的輔助治療等。
全球藥品審查最嚴格的機構――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批准生長激素適應症: 1985 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GHD); 1993 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移植前; 1996 HIV感染相關性衰竭綜合徵; 1996 Turner綜合徵身材矮小; 1997 成人GHD 替代治療; 2000 Prader-Willi綜合徵; 2001 小於胎齡兒(SGA); 2003 特發性矮身材(ISS); 2003 短腸綜合徵; 2006 SHOX基因缺少但不伴GHD患兒 ;近年來還發現,rhGH在抗衰老、減肥治療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療效。
由於GH是分子量約22KD的蛋白質,如果口服,會被分解。分解後就不再是GH了,且即使通過一定方法,讓其口服不被分解,大分子也無法通過胃腸道吸收。和糖尿病人所用的胰島素類似,雖然能製成口服制劑是人類的夢想,但近期還難以實現。目前rhGH使用方法與胰島素類似,凍乾粉劑應用廠家配送的注射用水溶解後,應用胰島素針(BD針)注射,每晚睡前1小時左右注射一次。水劑也可直接用一般BD針注射,也可能“諾和筆”注射。由於BD針非常細,比中醫用的鍼灸針還細,細到一定程度痛感就不明顯了。正常人GH平時在血液中含量極少,只是在夜間在深睡眠時才會出現數個高峰,判斷GH缺乏與否,只查平時值不能反應GH水平,必須通過藥物刺激試驗(激發試驗),並不斷少量採血(一般常用靜脈留置針,可減少多次靜脈穿刺的痛苦),才能測出生長素的分泌峰值。峰值的高低,才是判斷GH缺乏與否的標準。 GH平時值非常低,而峰值可大於平時值50倍以上,且半衰期(血液中濃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因而,GH缺乏者應用治療劑量後,不會引起GH過多或影響自身的GH分泌。GH在不同的年齡段,分泌峰和分泌量也有較大差別,青春中期峰值平均為22.4ng/ml,是成人值的兩倍多。青春期中期,一天分泌總量,可達60ug/kg/天,是成人的三倍多。正常治療量,與正常人每天分泌總量還在有一定差距,但在適當的時間應用,與自身分泌峰相重疊時,就可達到較正常的分泌峰值,起到有效改善終身高作用和正常代謝所需的GH峰值。
2003年FDA正式批准將rhGH用於治療非GH缺乏的特發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既然得到正式批准用於非GH缺乏者,至少必須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者缺一不可。 ISS病因尚未明確,可能由於多種潛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可能存在GH分泌總量不足或分泌紊亂,GH活性差;也可能存在GH受體異常、突變或受體不敏感;存在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相對缺乏等。隨著生化和基因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今後可能逐漸找到ISS的病因。其他適應症:
1、慢性腎功能衰竭;
2、肝功能衰竭;
3、擴張型心肌病;
4、外科領域:燒傷、嚴重外傷、手術後、全靜脈營養等;
5、提高免疫功能;
6、其他:抗衰老,某些不孕症。
用量及療程:用量及療程因疾病種類、治療時的年齡和骨齡不同而異。與國外相比,目前國內總的狀況是用量相對少,療程偏短。
需禁用或慎用GH的疾病: 活動性腫瘤、糖尿病合併嚴重併發症、Down 綜合徵、Bloom 綜合徵、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