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和足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隨著工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手足外傷的發生率日益增加。骨科急診病人中,手足外傷約佔就診人數的二分之一,在日常接診中,常常會見到因院前處理不當而導致手術難度增加、甚至喪失治癒希望的病例,著實可惜。
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盲目捆紮
外傷後一般會伴有傷口流血,許多病人會在現場自行用皮筋或是毛巾捆紮後來院就診,以為這樣可以減少出血。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捆紮只能阻斷淺表靜脈迴流,但是不能阻斷動脈血流,會使傷口出血更加嚴重。手部創傷最簡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應當是區域性加壓包紮,即使合併大動脈損傷,加壓包紮法一般也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誤區二:不當包紮
出現外傷流血後,病人常會使用衛生紙進行區域性包紮。其實大部分衛生紙並不衛生,而且紙質材料見到血液後會軟化,既增加了創口清創的難度又加劇了感染的風險。選用乾淨的布料進行現場包紮的方法相對較好,既能壓迫止血,又能減少汙染的機會。
誤區三:區域性用藥
在處理較小創口時,常見患者將磺胺藥粉等粉狀藥劑敷於傷口,認為這樣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其實不然,磺胺藥粉與血液混合後會形成痂皮,在短期內起到止血作用,但因為傷口內部未行徹底清創,細菌繁殖後往往會出現痂下積膿,影響傷口癒合,甚至導致深部感染。發生手足外傷時,應儘快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清創處理。
誤區四:儲存斷肢(指)方法不當
有些肢(指)體離斷患者在就診之前,用冰塊、酒精或鹽水浸泡斷肢(指),這種方法是十分錯誤的,臨床證實用液體浸泡過的斷肢(指)再植成活率明顯降低,正確的方法是先進行區域性包紮止血,用無菌敷料包裹斷肢(指),周圍置冰袋,儘快送到有條件進行再植手術的醫院就診。
誤區五:區域性不加制動
一些骨折或肢(指)體不完全離斷患者,在轉運途中未對傷處進行制動,這樣極可能會造成血管、神經的進一步損傷,嚴重者會導致再植條件的喪失。因此,在轉運前應當用夾板進行固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