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和路易小體形成其病理特徵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為主要特徵。
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700/10萬,與歐美國家相似,但我國約有47%以上的患者從未得到過治療。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於女性。
影響帕金森的三大因素:
1、年齡因素:主要發生於老年人;
2、環境因素:化工染料、化肥和農藥等,尤其是殺蟲劑、除草劑或某些工業化學物品等的運用;
3、遺傳因素:據研究顯示約有10%的家族病史。
症狀表現:
1、靜止性震顫:首發症狀。
2、肌強直:由於肌張力增高所致,肢體被動運動時呈“鉛管樣強直”或“齒輪樣強直”。
3、平衡和步行能力異常:姿勢異常,頭和軀幹俯屈,手足半屈;行走時起步困難、步幅減小、不能隨意驟停,轉身困難,動作緩慢。(慌張步態)
4、非運動症狀也包括精神症狀、自主神經障礙、胃腸道症狀、疼痛等。
綜上所述,其實帕金森病明顯的症狀主要有震顫、僵直、運動障礙、走路不穩等症狀。到了中晚期,中線症狀尤為明顯,患者往往出現步態障礙、吞嚥發聲困難。除了藥物、手術治療外,功能鍛鍊也很重要。功能鍛鍊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疾病症狀,提升生活質量。
訓練內容
1、關節活動訓練
被動或主動向各個方向訓練脊柱與四肢各個關節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專案,主要目的為維持和改善全身各關節的活動範圍,防止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粘連和攣縮等。(包括頭部訓練、 側腰肌訓練、腹肌訓練、 腰背肌、肩部肌肉等)
2、肌力訓練
帕金森患者近心端肌肉更容易早期受累,且受累程度較遠心端更重。因此,肌力訓練的重點放在胸肌、腹肌、腰背肌、股四頭肌等近心端肌肉,有啞鈴臥推、拉力器、划船等。
3、平衡協調訓練
這是預防摔倒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訓練患者站立時雙足分開25-30cm,重心向前後左右移動;訓練單腿支撐平衡;患者軀幹及骨盆旋轉、上肢協調擺動;雙足站立,在懸掛的寫字板上寫字畫各種曲線。
4、鬆弛訓練
緩慢的前庭刺激,如柔順的來回緩動和有節奏的技術,可以讓全身肌肉鬆弛。臨床上用搖動椅子或轉動椅子可以降低強直和提高運動能力。
5、姿勢訓練
包括姿勢矯正和姿勢穩定訓練。矯正訓練主要針對的是患者軀幹的曲屈模式保持軀幹直立。
6、步行訓練
目的主要是糾正起步難、抬腿低、步幅短、轉身難的異常步態,提高步行速度、穩定性、協調性、美觀性及實用性。
步行訓練包括:
(1)良好起步姿勢:訓練者站立時雙目向前看,身體站直保持良好起步姿勢。
(2)大幅度擺手邁步訓練:支撐初期足跟先著地,後期小腿三頭肌正確用力,控制踝關節,擺動相踝關節儘量背屈,跨步要慢,上肢協調大幅度擺動,有人在場時,隨時糾正。
(3)視覺暗示:行走時若有凍結足,則可以通過視覺暗示來促進運動程式。
(4)減重狀態下的步行訓練:通過懸吊可以選擇承重體重的50%、60%、70%等。
(5)跨越障礙訓練:遇到凍足時可以通過在原地踏步進行緩解,或在前面放置讓病人跨過去的東西也可以消除經常結足。
(6)節律性啟動:沿運動方向反覆地、被動地給予感覺輸入,誘導其主動運動,然後主動地有節律性地完成運動,最後抗阻完成相同動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