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超重或肥胖人群越來越多。客觀上講,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攝入超過能量消耗以致體內脂肪過多蓄積的結果。科學研究發現,不同個體對能量攝入、食物的生熱作用和體重調節反應不同,受遺傳特點(如生理、代謝)和生活方式(如社會、行為、文化、膳食、活動量和心理因素)影響。即使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肥胖的發生發展也是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文將具體闡述肥胖症的易患病因素。
一、家族遺傳傾向
大家不難發現,家族中肥胖者多的,其子女患肥胖的風險就高。多項研究表明單純性肥胖具有遺傳傾向,一些對雙胞胎、領養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調查發現,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雙親均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現為肥胖,雙親之一(特別是母親)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較胖。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對肥胖形成的作用約佔20%−40%。目前,肥胖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疾病之一。
二、過多攝入高熱量飲食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食物供應豐富,人們對食物能量的基本需求滿足以後,膳食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的消費量大增,能量的總攝入往往超過能量消耗。與我國傳統的膳食模式相比,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人們攝入富含高能量的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增多,而穀類食物減少,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也偏低。已有研究證明含脂肪多而其他營養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限制總能量和脂肪攝入量是控制體重的基本措施。另外,進食行為也是影響肥胖症發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常常導致其午餐和晚餐時攝入的食物較多,而且一日的食物總量增加。我國的膳食指南提出,三餐的食物能量分配及間隔時間要合理,一般早、晚餐各佔30%,午餐佔40%。晚上吃得過多而運動相對較少,會使多餘的能量在體內轉化為脂肪而儲存起來。現在很多快餐食品(特別是外賣快餐)因其方便、快捷而受人們青睞,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構成卻比較單調,經常食用會導致肥胖,並有引起某些營養素缺乏的可能。進食行為不良,如經常性的暴飲暴食、夜間加餐、喜歡零食,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電視時進食過多零食,是許多人發生肥胖的重要原因。另外,由於食物來源比較豐富,在家庭中的備餐量往往超出實際需要量較多,為了避免浪費而將多餘的食物吃下(特別是家庭主婦),也可能是造成進食過量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運動及體力勞動
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日漸完善,職業性體力勞動和家務勞動量減輕,人們處於靜態生活的時間增加。大多數肥胖者相對不愛活動;坐著看電視是許多人在業餘時間的主要休閒消遣方式,成為發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某些人因肢體傷殘或患某些疾病而使體力活動減少;某些運動員在停止經常性鍛鍊後未能及時相應地減少其能量攝入,都可能導致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經常性體力活動或運動不僅可增加能量消耗,而且可使身體的代謝率增加,有利於維持機體的能量平衡,還可以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唿吸系統功能。因高強度劇烈運動不易堅持長時間,而且在此高強度運動的短期內,主要以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肌糖原、肝糖原等)提供的能量為主,而不是首先消耗脂肪。在進行中、低強度體力活動時,更多動員體內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另外,經常參加鍛鍊者比不經常鍛鍊者的靜息代謝率高;在進行同等能量消耗的運動時,經常鍛鍊能更多地動員和利用體內儲存的脂肪,更有利於預防超重和肥胖。
四、 社會各方面因素
全球肥胖症患病率的普遍上升與社會環境因素的改變有關。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生活方式對進食模式有很大影響。在我國,隨著家庭成員減少、經濟收入增加和購買力提高,食品生產、加工、運輸及貯藏技術有改善,可選擇的食物品種更為豐富。隨著婦女更廣泛地進入各行各業,在家為家人備餐的機會日益減少;加上家庭收入增加,在外就餐和購買現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況增多,其中不少食品的脂肪含量過多。特別是經常上飯店參加宴會和聚餐者,常常進食過量。在遇到煩惱、憤怒等不順心事時,有人往往以進食消愁。此外,經常性的吃肉過多(尤其是豬肉含較多脂肪和蛋白質)容易導致消化器官(腸道、肝臟)和腎臟負擔過重和脂肪在體內蓄積,也不利於健康。
因此,減少由膳食攝入的能量、加強體力活動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條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