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張國瑞

  根據最新《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2012年≥18歲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0.1%和11.9%,較2002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7.3%和 4.8%;2012年農村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雖低於城市居民,但上升幅度要大於城市居民。2014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是1985 年的11倍和73倍。肥胖本身看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或超重能帶來諸多心腦血管的問題。

  一、超重或肥胖與高血壓的關係

  隨著體重指數(BMI)的增加,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也較高。肥胖者的高血壓患病率高,肥胖持續時間越長,尤其是女性,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越大。而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使體重降低時,使血容量、心排血量和交感神經活動下降,血壓也隨之降低。既往有研究顯示,對我國24萬人群的彙總分析顯示,BMI≥24者的高血壓患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2.5倍,BMI≥28 者的高血壓患病率是BMI在24以下者的3.3倍。男性腰圍達到或超過85cm,女性腰圍達到或超過80cm,其高血壓患病率是腰圍正常者的2.3 倍。一些減輕體重的試驗表明,經減重治療後,收縮壓和舒張壓也隨平均體重的下降而降低。

  二、超重或肥胖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係

  肥胖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體重正常者顯著升高,在我國進行前瞻性研究顯示,體重指數增高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冠心病事件(指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和其他冠心病死亡)的發病率隨體重指數的上升而增高。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都是冠心病和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超重和肥胖導致這些危險因素聚集,大大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BMI≥24和BMI≥28的個體,有2個及以上危險因素聚集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分別為BMI在24以下者的2.2和2.8倍。腰圍超標危險因素聚集者的患病率為腰圍正常者的2.1倍,這明確表明超重肥胖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者缺血型卒中(腦梗死)發病的相對危險度為2.2。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病理基礎。其發病危險因素與冠心病很相似,超重肥胖導致的危險因素聚集是導致缺血型卒中增高的原因之一。

  肥胖是一種疾病,更是可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積極的控制肥胖以及由肥胖帶來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