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滕繼軍

  什麼是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向大腦輸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CVA)會對大腦組織造成突發性損壞,通常發生在向大腦輸送氧氣和其它營養物的血管爆裂之時,或發生在血管被血凝塊或其它顆粒物質阻塞之時。如果神經細胞缺乏足夠的氧氣供給,幾分鐘內就會死亡。

  接著,受這些神經細胞控制的身體機能也會隨之失去作用。由於死亡的大腦細胞無法替換,因此腦卒中造成的後果通常是永久的。患有大血管急性缺血性發作的患者,每小時損失1億2千萬神經細胞、8300億神經鍵、和714千米有髓纖維。每分鐘有190萬神經細胞、140億神經鍵、12千米有髓纖維受損。與因大腦老化而產生的神經細胞的正常死亡速率相比,缺血性大腦如果不接受治療,則每小時老化3.6年。

  將腦卒中分成兩類:

  缺血性腦卒中 大約佔所有腦卒中的80%。是指區域性腦組織因血液迴圈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主要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迴圈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迴圈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前者稱為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後者稱為腦栓塞。

  出血性腦卒中 分為兩種亞型:顱內出血(ICH)和蛛網膜下出血(SAH)。出血量決定了腦卒中的嚴重程度。出血性腦卒中的死亡率大大高於缺血性腦卒中。

  中風的危險因素:

  1、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降壓藥、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過控制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範圍。

  3、心臟疾病,如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型別,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症狀,應及時治療。

  6、吸菸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但筆者發現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中風的危險因素有:

  1、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降壓藥、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過控制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範圍。

  3、心臟疾病,如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型別,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症狀,應及時治療。

  6、吸菸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但筆者發現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