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1歲多還不會說話是什麼原因?”也有的媽媽說“我家寶寶從8個月就會喊媽媽了”,這個寶寶媽媽瞬間就成了群裡的“明星”,其他家長都向她諮詢、取經,甚至買玩具、買繪本恨不得都買一樣的。很多媽媽就擔心寶寶說話晚怎麼辦?有些媽媽則一點都不擔心,認為“貴人說話遲”。那麼孩子到了說話的年齡還不會說,究竟是不是問題?這也要具體分析的。
前兩天在門診碰到的一個快一歲半的寶寶,只會無意識的喊爸爸媽媽,其他都不會,也不大聽得懂話。這樣的寶寶其實已經屬於語言發育落後,可能還有認知的落後,這樣的寶寶是需要進行干預的。
每個階段的寶寶達到什麼樣的語言水平才屬於正常現象?如何教寶寶說話呢?
0~3歲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
0~3歲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充分開發孩子的言語能力。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寶寶每個發育階段的語言能力:
0~3個月:逐漸可以分辨出媽媽的聲音,併發出“哦、啊”的聲音跟大人進行交流。
4~7個月:交流能力增強,開始認生,經常會發出a、o、e的聲音;4個月大時,孩子會開心地尖叫。6個月大時,會朦朦朧朧地發出ma、da的聲音。
8~12個月:寶寶可以很清晰地發出ba、ma、da的聲音,大部分寶寶8個月就可以蹦出“baba、mama”的音。10個月開始模仿大人說話,跟小鸚鵡似的,並逐漸學會“拜拜、拍手、會用搖頭表達不”等肢體語言。
12-18個月:寶寶能認識一些日常的東西,能指認家人及常見的東西如水杯、蘋果、奶瓶等,可以說疊詞或單字,部分寶寶能說4-6個字的句子。
18-24個月:寶寶可以使用簡單的片語,能說30-50個單詞,可說4-5個字的句子,能力強的寶寶可以說較長的句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24~36個月:寶寶可以理解大部分語句,能用4~5個詞語組句,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會用“我、你、我們、你們”這些代詞。到36個月的時候,寶寶能掌握一些基本語法;語言表達比較清楚,陌生人也可以聽懂;會講簡單的故事。
如何讓寶寶早早學會說話呢?
寶寶的語言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家長也不用太糾結寶寶什麼時候說話合適。按照下面的辦法,合理利用寶寶0~3歲語言發展關鍵期,開發寶寶言語潛能。
1、使用媽媽腔。所謂媽媽腔指的是,說話聲調高、句子短、帶著感情,比如跟寶寶說“媽媽喜歡你”。這也是寶寶最喜歡聽的聲音!
2、給予迴應。不要以為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就任由寶寶自己玩耍,不進行溝通。當寶寶跟你“哦、啊”的時候,媽媽要給寶寶迴應。如果寶寶長時間得不到迴應,以後也就不願意繼續說話了。
3、寶寶發出聲音以後,要跟加以引導。比如,8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發出“ba”的聲音,雖然是無意識的發音,也要跟寶寶說,“對,這是爸爸”。大一些的寶寶,想要喝水或者吃東西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寶寶說出來之後再給予滿足。
4、每天堅持親子共讀。親子共讀時間既能增加親子之間感情,還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繪本里的好習慣,更加有助於寶寶學習發音。比如繪本中說到“小兔子牙齒疼”,媽媽可以趁機問寶寶“小兔子牙齒為什麼疼啊?”,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引導寶寶說出更多的詞語,一方面讓寶寶知道不注意牙齒護理牙齒裡邊是會有蟲子的。
5、玩遊戲,讓寶寶喜歡說話。寶寶最喜歡玩,我們將學習說話跟遊戲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幫助他們認識世界,學習更多必備的技能。比如讓寶寶模仿你說話,你說“狗狗”讓寶寶也跟著說,如果家裡有小狗的玩具或者卡片的時候,當寶寶說出來“狗狗”,你就可以把狗狗拿給他或者讓他自己找,哪個是狗狗。
6、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寶寶能開口說話,需要面部肌肉的支援,所以咀嚼肌的鍛鍊就顯得尤為重要。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由泥狀逐漸過度到碎末狀、小塊狀。有很多家長認為泥狀的比較容易消化,就經常給寶寶新增這類食物。但當寶寶吃輔食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9個月左右需要新增一些肉沫、爛粥爛面,1歲左右吃軟米飯、饅頭等,都有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7、多帶寶寶與別的小朋友接觸。如邀請熟悉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等,帶孩子去公園和其他寶寶做遊戲,一方面可以促進寶貝模仿能力、語言能力,也會慢慢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很多媽媽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就讓寶寶自己待著,自己玩,大人就在一旁幹家務或玩手機、看電視。不當的代養方式也會引起寶寶語言發育落後。當然,除了這些代養問題以外,智力低下,聽力缺陷,孤獨症等都會引起說話晚。如果寶寶語言發育不符合上述發育規律,跟同齡孩子表現落後較多的話,建議儘早帶寶寶到醫院就診,明確原因。以便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