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滋病防治熱線及臨床工作中,經常會接到艾滋病恐懼症諮詢電話,表現為焦慮、疑病、恐懼、強迫、抑鬱症狀中一種或幾種症狀的組合,嚴重者可出現自殺。他們經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杜絕此病的關鍵所在。
26歲的女青年小李,由於她有多個性夥伴,而其中一個男友又有靜脈注射吸毒行為,她懷疑對方已經患有艾滋病,並傳染給了自己,先後到醫院做了5、6次艾滋病抗體檢測,雖然每次檢查結果都是陰性。但她仍然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不斷地打電話諮詢,說自己全身痛、發燒、無力、出疹等,將症狀和書上介紹的艾滋病患者的病症一一對號入座。另有一男性45歲,因半年內兩次酒後找小姐發生高危性行為,恐懼得艾滋病,兩次要求吃預防藥物一月 ,即使有藥物胃腸反應。更有一對在外打工的夫妻,先後到醫院做了4次艾滋病抗體檢測均陰性,還要求吃抗病毒藥,因為有高危行為,就太恐懼得艾滋病了。
面對這一人群,心理疏導是最重要的。艾滋病恐懼症者大多有過高危行為,這些行為確實會使艾滋病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於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範所不容許的,因而在內心深處,他們經常感受到道德的譴責和社會的壓力,產生矛盾感、羞恥感、負罪感。 加之對艾滋病知識的一知半解,因而誇大艾滋病的傳染性,把一些艾滋病症狀與自己的感覺一一對號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艾滋病是一種幾乎100%致死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一些心理素質差的人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懼症。這種病症也反映出了他們的性格缺陷。 面對這一群體,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幫助他們擺脫艾滋病恐懼症的陰影。孫主任說,對待艾滋病,兩種態度最要不得:一種是恐懼,恐懼是保護自己的本能,恐懼來源於不瞭解;另一種是歧視,歧視來自我們對艾滋病的無知和偏見。因此,要走出恐懼,首要的是戰勝無知和偏見。與艾滋病病人共同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一起進餐或吃病人做的飯,一起游泳、握手、擁抱,共用衛生間、辦公用具、電話機、水杯、餐具、臥具,另外打噴嚏、蚊子叮咬均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傳播並不像炭疽、鼠疫那樣可以通過空氣和日常接觸傳播,不需要將他們與社會隔離。一定要加強艾滋病知識的宣傳,讓公眾瞭解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使大家能認識到艾滋病的傳播與其他疾病的傳播一樣,也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血液、性傳播和母嬰傳播),同時還需要足夠的病毒數量,而且與自身的抵抗力有關,一般生活接觸不會被感染。因此不要對艾滋病盲目恐懼。 其次,要為艾滋病恐懼症者提供必要的資訊支援。幫助他們評估其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實際風險水平,使他們擺脫一些不必要的恐懼。 第三,要幫助艾滋病恐懼症者對軀體症狀進行重新解釋,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臨床表現不是艾滋病感染的症狀和表現。 此外,艾滋病恐懼症者的家庭、朋友是他們的支撐,只有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溫暖,鼓起積極生活的勇氣,才能使他們重新融入美好的生活。
一次高危行為,需要立即、一月、三月及六月做HIV初篩檢查,必要時可聯查HIV病毒載量,可早期診斷;高危暴露後,到定點醫院專業醫師評估後再定是否用預防藥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